这首宋朝吴栻所作的《灵岩(其一)》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林景象。诗中以“三齐”开篇,引出灵岩山的古老与深邃,通过“石作门阑岱岳阴”一句,形象地勾勒出灵岩山的自然风貌,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只留下一片宁静与神秘。
接下来,“云暗鸡鸣川谷浅,月明龟吐水泉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日间与夜晚的不同景象。白天,云雾缭绕,鸡鸣声中透露出山间的宁静;夜晚,月光洒落,龟的呼吸声似乎能触动深藏的泉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未须赞叹袈裟铁,且可归依世界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精神寄托的追求。在诗人看来,真正的归依并非物质的富足,而是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敬畏。这不仅是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也是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最后,“弹指上方还一梦,梦中聊续去年吟”两句,以梦境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弹指之间,岁月如梦,但在这短暂的梦中,诗人愿意继续吟唱,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真谛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岩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