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圣母阁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越地灵踪多少处,伽蓝难上此楼台”开篇即以“越地”的灵秀与“伽蓝”的庄严对比,引出对圣母阁独特位置的赞叹。接着,“有时风掣浪声到,半夜月排山势来”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圣母阁周围环境的动态美,风浪之声与月山之势相映成趣,赋予画面以生动感。
“极目烟岚迷远近,百般花木雕尘埃”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从近景延伸至远方,烟雾缭绕的山峦与繁茂的花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层次丰富、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最后,“可怜光景吟无尽,知我登临更几回”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感慨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对再次登临此地的期待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圣母阁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