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人迹罕至的荒凉图景。"水自潺湲日自斜",表达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宁静。"尽无鸡犬有鸣鸦",则突出了环境的寂静,只剩下乌鸦的叫声打破沉默。接下来两句"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强调了村庄的荒凉和人迹的稀少,即使是春天也只能看到无人的花朵。
诗人运用意象鲜明、语言简洁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动人的景致,同时也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手法之一。
不详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何曾解报稻粱恩,金距花冠气遏云。
白日枭鸣无意问,唯将芥羽害同群。
晓入江村觅钓翁,钓翁沈醉酒缸空。
夜来风起闲花落,狼藉柴门鸟径中。
不悲霜露但伤春,孝理何因感兆民。
景帝龙髯消息断,异香空见李夫人。
楼上澹山横,楼前沟水清。
怜山又怜水,两处总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