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河吊古

羊肠之河羊肠坡,山回路转高嵯峨。

河中之水有遗恨,触石冲厓生白波。

闻昔蠢苗犯边鄙,封豕长蛇恣吞噬。

三军食尽胥沦亡,斗大孤城竟何恃。

元戎率众西南来,威如罴虎声如雷。

倒悬欲解一方急,大剪丑类歼渠魁。

柰何将骄师不律,到此仓遑遭覆没。

当时积血膏野草,至今白石堆残骨。

山自青青水自流,英雄此恨何时休。

古来兵事贵持重,方叔成功有壮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羊肠河吊古》由明代诗人祁顺所作,通过对羊肠河畔历史事件的追忆,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悲壮。诗中描绘了羊肠坡的险峻地形,以及河流中因历史事件而留下的遗憾与愤怒,通过“触石冲厓生白波”这一形象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河水因历史的伤痛而激荡的情景。

接着,诗人追溯到古代苗族侵犯边境的历史,描述了三军在食物耗尽的情况下,面对孤立无援的困境。然而,元戎(指挥官)率领大军从西南方向而来,以雷霆万钧之势解救危局,意图彻底清除敌患。但最终,由于将领骄纵和军队纪律松弛,导致了失败,留下了满地的鲜血和白骨。

诗的后半部分反思了战争的教训,强调了军事行动应持重的重要性,并以方叔(古代著名将领)的成功为例,表达了对英勇牺牲者的敬意。同时,诗人也感慨于英雄的悲壮命运,以及历史遗留的遗憾,指出“古来兵事贵持重”,提醒后人吸取历史教训。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也有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颂扬和对和平的渴望。

收录诗词(530)

祁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褫亭冒雪至余吾

小寒今日初交节,同云一色浓阴结。

谁剪银河不露痕,满天飞下琼瑶屑。

双旌疋马停且行,仆夫推挽肩舆轻。

四围莹白无尘滓,似我灵台一点明。

平生踏雪行应惯,王事勤劳又何怨。

蹇驴破帽自多情,金帐羊羔奚足羡。

逢人不说行路难,却念小民饥与寒。

更有关头戍边卒,铁甲绕身寒透骨。

形式: 古风

壮歌行

拔剑拂衣舞,虹光淩斗牛。

天高沧海阔,四望心悠悠。

昨朝丹凤云中出,口衔天书光五色。

圣朝宵旰急求贤,特起前年金榜客。

天书之来自何时,春风三月离京畿。

路途迢遥距南北,秋后才经粤海湄。

我本粤海人,早年事书史。

十三习得举业成,十七驱驰预偕计。

朅来携策入枫宸,三千礼乐曾敷陈。

鹓行袖拂炉香细,雁塔名题御墨新。

琼林宴罢看花去,路入瀛洲知几许。

骏马雕鞍耀日明,绿袍乌帽迎风举。

五云深处降纶音,远赐归宁恩更深。

喜将菽水供慈寿,不许尘埃点素襟。

风流耻在他人后,经籍微言更推究。

万里遥持捧日心,两年闲却擎天手。

登庸有路无夷犹,家乡虽好难迟留。

蛟龙岂是池中物,雕鹗须横天上秋。

古来豪杰人,多向科名著。

前称韩子与宣公,后数王欧及苏吕。

国朝图治重贤才,开科胜筑黄金台。

庙堂多少英雄者,往往俱从科第来。

我生幸逢尧舜理,黼黻皇猷本能事。

握瑜怀瑾岂其宜,附翼攀鳞乃初志。

只今便作京华行,足下衮衮青云生。

临风磊落醉春酒,手把琅玕无限情。

此行拜官知有日,身沐恩荣履华秩。

跻世雍熙在有为,致君尧舜非无术。

百年踪迹寄金门,誓心不负君王恩。

虞周卿相堪期待,唐宋诸人奚足论。

形式: 古风

题抚孤松而盘桓送人致仕

亭亭山中松,昔日手自栽。

主人别云久,拂袖归去来。

归来独爱山中好,三径荒芜今始扫。

手抚孤松话旧盟,松尚青青人未老。

翠云深处日徜徉,荣辱浮沉总两忘。

吟哦不慕崔斯立,休晦正如张子房。

盘桓无限闲中趣,晚节贞心重相许。

古来此乐君独知,为君更赋归来辞。

形式: 古风

罗浮行送钟文毓归博罗

亭亭罗浮山,屹立南海东。

根盘五百里,翠结千万重。

美人家在罗浮下,淑气钟来独清洒。

胸中今古无端倪,笔底江河任倾泻。

十年两度游帝京,献赋未遂平生情。

飘然束书便归去,重入青山寻旧盟。

吾家与君相咫尺,话别都门思何极。

寄书直抵梅花村,细向山灵问消息。

山川为国生贤才,肯容久住山之隈。

云霄有路须早来,期尔同步黄金台,当见罗浮山色增崔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