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省中霜叶下,百感向斜晖。
北饷多留滞,南征几是非。
寸丹经国远,尺素到家稀。
共拟孙弘阁,无劳说布衣。
这首诗描绘了暮秋时节,霜叶飘落,夕阳斜照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复杂的情感。首联“省中霜叶下,百感向斜晖”,以霜叶的凋零象征时光的流逝和内心的感慨,斜晖则映射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的追忆。
颔联“北饷多留滞,南征几是非”转入对时局的忧虑,北饷的滞留和南征的纷扰,反映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也暗含了对国家治理的担忧。
颈联“寸丹经国远,尺素到家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与个人情感的疏离。一“远”一“稀”,对比鲜明,既体现了对国家责任的担当,又流露出对家庭的思念与无奈。
尾联“共拟孙弘阁,无劳说布衣”借用典故,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环境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无力感。孙弘阁象征着高官厚禄的权力之地,而“无劳说布衣”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和现状的自嘲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也有对个人生活境遇的无奈与反思。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残年百事过,阅世复何言。
多病仍春草,全家岂故园。
游丝风不定,乱雀日相喧。
我欲从丹侣,青山静掩门。
移官君独远,惆怅撤离筵。
山转荆南路,江浮蜀外天。
自能归异俗,几为问荒田。
到日梅花发,春生五马前。
五年君一到,未是曳裾频。
晓发黎阳骑,宵探漳浦春。
交游魏公子,怀抱楚骚人。
好觅沧洲侣,相将采绿蘋。
谁识丰城剑,天空紫气高。
老来悲道路,醉后益风骚。
物议冰霜过,才名岁月劳。
一寒今范叔,谁复赠绨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