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好月一年能几见,待得圆时,抵死云遮遍。
可惜良宵天不管,酒灯暗雨深深院。
梧叶洒阶愁万点,不听清歌,已是无肠断。
旧节惟酬双泪眼,西阑一夜秋声满。
这首清代词人郑文焯的《蝶恋花·其一》以中秋夜雨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月色难得一见的惋惜和孤寂之情。"好月一年能几见"直接抒发了对月亮的珍视,而"抵死云遮遍"则描绘了阴雨天气阻碍了赏月的遗憾。"可惜良宵天不管"一句,将无奈与责备之情寄托于天公,暗示了命运的无常。
"酒灯暗雨深深院"进一步渲染了凄凉氛围,酒灯昏暗,雨打深院,孤独感油然而生。"梧叶洒阶愁万点"通过比喻,将愁绪比作落下的梧桐叶,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心中的愁苦。"不听清歌,已是无肠断",即使没有音乐的慰藉,词人的心已经因愁绪而寸断。
最后两句"旧节惟酬双泪眼,西阑一夜秋声满",词人面对中秋佳节,只能以泪水相待,而夜晚的秋声更增添了悲凉。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朴素,以景寓情,展现了词人在中秋雨夜的孤寂与哀愁。
不详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长忆红楼离夜语,月满芳尊,赏月人遍去。
自见月圆无此苦,年年情恨天难补。
欲唤姮娥凭说与,泪湿花枝,故作黄昏雨。
后夜相看肠断处,一弯又被愁眉妒。
谁家笛里返生香?倾国风流解断肠。
头白伤春无限思,不应此树管兴亡。
到地春风不肯閒。南枝吹尽北枝残。
吴宫多少伤心色,占得墙东几尺山!
采香径里晚烟空,濯粉池边晓露丛。
一样故宫春寂寞,可怜无地看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