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木末仆危不可呼,水滨诗客昔何如。
若非此老曾行处,泪涨三川恨有馀。
这首诗名为《木末》,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诗中通过描绘木末(树梢)的景象,引发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木末仆危不可呼"形象地写出树木高耸而摇摇欲坠的状态,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境况或回忆中的某个人物命运堪忧,难以呼救。接下来的"水滨诗客昔何如"则将思绪转向过去,询问昔日的文人墨客们如今境况如何,是否还能像往常一样在水边吟诗作赋。
最后两句"若非此老曾行处,泪涨三川恨有馀"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怀念之情。诗人假设如果眼前的情景是那位老友所经历过的,那么他的泪水恐怕足以使三条河流为之满溢,这悲痛之情溢于言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水仙踰月驻芳馨,人物谁堪眼共青。
白傅有诗皆入律,腥咸声里亦须听。
茂弘不用长年悲,淮水东流本与期。
一日名驹惊俗眼,奔云老骥敢言衰。
宾客能谈少傅儿,海中仙果得生迟。
自今一落人间后,即见新枝压旧枝。
风雪三冬北,江潮二月时。
怪今阿那事,不得作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