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范季友邀请饮酒于吼山陶氏园的情景,展现了园中自然风光与人文雅集的和谐之美。首句“川原于越地,风物永和时”点明地点与时节,暗示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接下来,“花坞陶公筑,兰舟范叔移”两句,通过历史人物陶渊明与范蠡的典故,巧妙地将现实与历史相连接,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百年新缔搆,一代旧招提”则赞美了园子的建筑与历史底蕴,既新又古,既有现代的创造也有传统的传承。“峻阁凭霄迥,雕阑倚石危”描绘了园中建筑的高耸与精巧,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尊罍倾北海,词赋溢南皮”表现了宴会上的豪情与文采飞扬,北海与南皮分别代表了北方与南方,象征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万壑当窗见,千岩向晚披”进一步渲染了园中景色的壮丽与丰富,无论是山峦还是山谷,都在傍晚时分展现出不同的美。“拂云歌去缓,坐月酒行迟”则描绘了宴会上的轻松愉悦,歌声悠扬,月光下饮酒的场景,充满了诗意与浪漫。“支遁情深切,刘伶死不辞”引用古代名士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由与洒脱生活的向往。
最后,“人从花底散,路入梦中疑”描绘了宴后人们依依不舍的情景,仿佛进入了梦境一般,难以忘怀。“何日沧州兴,重来倒接䍦”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与憧憬,整个画面充满了深情与期待,展现了古人对于友情、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