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初冬寓居报国寺赋诗(其一)

闭门百虑丛忧煎,出门葛蔓相纠缠。

苦被尘埃缚欲死,脱身来此亲僧毡。

老松大槐遮四径,日月为我生光妍。

道人龙钟五十七,黝深碧眼珍珠圆。

烹茶煮饼时劝我,亦有山果堆初筵。

橐驼对座不相管,两家各有无言禅。

皋夔稷契非吾事,休囚饥饱付皇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丙午初冬寓居报国寺时的心境与环境。首句“闭门百虑丛忧煎”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困扰,仿佛闭门静思时思绪纷繁,如同被忧虑之网紧紧缠绕。出门后,“葛蔓相纠缠”象征着现实生活的牵绊,使他感到疲惫。

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的束缚,来到寺庙寻求心灵的解脱,享受“老松大槐遮四径,日月为我生光妍”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他遇见一位年迈的僧人,虽然“龙钟五十七”,但眼神深邃,犹如“黝深碧眼珍珠圆”,给人以智慧和慈悲的印象。

僧人以茶饼款待诗人,还有山果相伴,尽管“橐驼对座不相管”,两人各自沉浸在禅定之中,无需言语交流。诗人表示自己并不追求如皋夔稷契那样的高位,而是将饥饱、生死之事交付给天意,体现了他的超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身处困境时寻求精神寄托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25)

曾国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子城,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 字:伯函
  • 号:涤生
  • 籍贯: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
  • 生卒年: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丙午初冬寓居报国寺赋诗(其二)

去年肺热苦吟呻,今年耳聋百不闻。

吾生卅六未全老,蒲柳已与西风邻。

念我识字殊珍少,浅思讵足燔精神。

忽忆轩颉初考文,群鬼啼夜天裂晨。

斯高扬马并奸怪,召陵祭酒尤绝伦。

段生晚出吾最许,势与二徐争嶙峋。

惜哉数子琢肝肾,凿破醇古趋嚣嚚。

书史不是养生物,雕镵例少牢强身。

我今日饮婆娑尚不乐,嗟尔皓首鱼虫人。

形式: 古风

丙午初冬寓居报国寺赋诗(其三)

长安十月飞繁霜,西风落叶戛金商。

道场隙地一千亩,颓垣破础凄荒荒。

坏塔陂陀野狐噪,华楹漫漶饥鼠忙。

忆昔宪皇兴作日,飞楼涌殿何巍昂。

外家恩泽敌田窭,祖师势要凌侯王。

三百年来变陵谷,龙象孱弱鼪鼯狂。

毗卢阁子今安在,向时铁凤蟠穹苍。

铜驼荆棘古所叹,今我何为独旁皇。

鼻涕垂颐不须管,况问人世沧与桑。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丙午初冬寓居报国寺赋诗(其四)

俗儒阁阁蛙乱鸣,亭林老子初金声。

昌平山水委灰烬,可怜孤臣泪纵横。

东西南北辙迹遍,断柯缺斧终无成。

独有文章巨眼在,北斗丽天万古明。

声音上溯三皇始,地志欲掩四子名。

丈夫立言要须尔,击瓮拊缶乌足鸣。

嗟余孱退昏庸百不力,付与四海刘传莹。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丙午初冬寓居报国寺赋诗(其五)

刘郎三十甘蒿莱,荷著书真豪哉。

郭生辞我还乡国,东游章贡啖红埃。

跌宕江山要诗句,倾倒怀抱须樽罍。

此间颇似酺池寺,但少晁张跫然来。

朝饥夕渴不可解,安得银潢倒落注金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