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恬澹轩为大德观王道士题》描绘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生活的向往和感悟。首句“昔年欲问参同契”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经典《参同契》的探求之心,暗示了他对超脱尘世的追求。次句“暇日曾过恬澹轩”回忆了他曾造访王道士静修之地,体验那份宁静淡泊的生活。
“羽客相逢应悟道”中的“羽客”指道士,诗人认为在这里遇见的道士们应该已经领悟了道的真谛,体现了对道教修行者的敬仰。接下来,“黄庭诵罢竟忘言”描述了在诵读《黄庭经》(道教经典)之后,人们沉浸在其中,达到了无言的境界,表现出对道教内省与静寂的推崇。
“宾墀苔老稀人迹,仙丈云深绝市諠”两句通过描绘环境的清幽和人迹罕至,强调了恬澹轩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以及王道士的超凡脱俗。最后,“身世飘然如物外,何须更懝访桃源”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认为自己无需特意去寻找像桃花源那样的理想世界,因为心境已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生活的理解和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与超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