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哭吴上舍经治二章(其一)》。诗中描绘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句“脱略生平使酒狂”,以“使酒狂”形容逝者生前性格豪放不羁,不拘小节,展现出其洒脱豁达的一面。接着“难窥暗腑郁秋霜”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逝者的内心情感比作深秋的霜冻,暗示其内心的复杂与沉重。
“盈门狗彘随金散,绕砌芝兰带雨荒。”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述了逝者去世后,门前冷落,昔日的繁华与热闹已不复存在,如同“狗彘”般冷清;另一方面,以“芝兰”象征逝者生前的美好品质和高尚情操,如今却在风雨中荒废,表达了对逝者美德消逝的惋惜之情。
“颇愧仲儒劳弟畜,本非叔夜竟忧亡。”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通过“仲儒”和“叔夜”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更好地照顾和陪伴逝者感到愧疚,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不幸离世的悲痛之情。
最后一句“剑锋蚀尽延平气,多少恩雠愿未偿。”以“剑锋蚀尽延平气”比喻逝者生前的英气与豪情被岁月侵蚀殆尽,暗示了逝者未能实现的抱负与心愿。同时,“多少恩雠愿未偿”则表达了对逝者未能完成的使命和未了的心愿的深深遗憾。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逝者生前形象的描绘和对其离世后场景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理想未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