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唐怀古

越水吴山共寂寥,已无遗老话前朝。

海门三日潮声歇,天目千年王气消。

夜月乌啼龙井树,春风花落海鲜桥。

威仪文物今何在,回首浮屠倚碧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钱唐怀古》由元代诗人陈廷言所作,通过对钱塘江两岸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抒发了对过往繁华与盛世的追忆与感慨。

首联“越水吴山共寂寥,已无遗老话前朝”,开篇即以“越水”与“吴山”象征钱塘江两岸的历史地域,点明了怀古的主题。然而,“寂寥”二字,以及“已无遗老话前朝”的描述,暗示着往昔的辉煌与繁华已成过去,再也听不到那些见证历史的老人们的讲述,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颔联“海门三日潮声歇,天目千年王气消”,进一步将笔触延伸至自然景观与历史变迁的对比中。钱塘江潮水的壮丽景象与时间的流逝形成鲜明对照,潮声的“歇”与“王气”的“消”,不仅描绘出自然界的更迭,也暗喻着历史的兴衰与王朝的更替。

颈联“夜月乌啼龙井树,春风花落海鲜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夜晚的月亮、啼叫的乌鸦、古老的龙井树、春风中的落花、海鲜桥上的景象,每一处都充满了时间的痕迹和历史的沉淀,让人不禁思考岁月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

尾联“威仪文物今何在,回首浮屠倚碧霄”,将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反思。昔日的皇家威仪与文化遗存如今何处可寻?面对高耸入云的佛塔,诗人似乎在问自己,以及后人,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答案,又如何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一问,既是对历史的深思,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整首诗以景写情,以情寓理,通过对钱塘江两岸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收录诗词(5)

陈廷言(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江万里图

万里澄空一叶舟,披图忽忆少年游。

落霞孤鹜洪都晚,明月清风赤壁秋。

有客吹箫寻故垒,何人击楫誓中流。

浪淘不尽英雄恨,都把兴亡付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荷花卷送季山甫

涉江采芙蓉,江长浩烟雾。

摇荡木兰舟,依稀认前路。

粉花委秋风,翠实待寒露。

徘徊水中坻,佳期未云暮。

归来明月多,擢歌起鸳鹭。

形式: 排律 押[遇]韵

题定海七塔寺

塔影参差倚殿庭,好山晴涌屋头青。

土龙刳目潭波息,药草成金藏佛灵。

白鸟破烟江树晓,黑鼍吹雨海云腥。

禅房似隔人间世,一榻松风昼掩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友人感兴

常期冠冕治朝臣,岂意天戈老此身。

耿耿泉阿埋地底,盈盈牛女隔天津。

谁怜潦倒长为客,自惜娉婷不嫁人。

寓迹城闉聊自适,琴床书几净无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