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江纪善父母双寿”为题,由明代诗人邓林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比喻手法,表达了对父母长寿的美好祝愿。
首句“借问双亲寿几何”,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表达对父母长寿的关切与好奇。接着,“周天甲子已重过”,巧妙地将时间概念与宇宙循环相联系,暗示父母的生命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轮回,强调了长寿的重要性。
“木公金母亲曾见,鹤算龟龄未足多”两句,通过“木公”、“金母”、“鹤算”、“龟龄”等象征长寿的元素,进一步强化了对父母长寿的赞美与期待。木公金母是中国神话中的长寿仙人,鹤与龟都是长寿的象征,而“鹤算”则指长寿的计算单位,这里都用来形容父母的长寿。
“春意满堂花欲笑,红光入面酒如何”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喜庆的画面,春意盎然,鲜花绽放,仿佛在庆祝父母的长寿。同时,通过“红光入面”这一细节,形象地展现了父母容光焕发的状态,进一步烘托了节日的气氛。
最后,“宾筵谁是知音者,和我长生不老歌”表达了对父母长寿的祝福,同时也邀请宾客一同分享这份喜悦,共同唱响长生不老的赞歌。这不仅是一首对父母寿辰的颂歌,也体现了诗人对长寿与家庭幸福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通过丰富的象征与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父母长寿的深深祝福与敬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