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江门墟》描绘了一幅乡村集市的日常景象。首句“十步一茅椽”展现了墟市分散、简朴的特点,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间简陋的茅草屋。接下来的“非村非市廛”进一步强调了这不是传统的村落或繁华的市集,而是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墟场。
“行人思店饭”写出了赶集的人们在长途跋涉后渴望找地方歇脚、填饱肚子的心理,体现了墟市的生活气息。“过鸟避墟烟”则通过飞鸟避开墟中的炊烟,侧面烘托出墟市烟火人间的热闹景象。
“日漾红云岛,鱼翻黄叶川”两句运用了色彩和动态的描绘,日头映照下的墟市如红云般绚丽,江水中的鱼儿跃动,给画面增添了生动与活力。
最后,“谁为问津者,莫上趁墟船”表达了诗人对墟市的独特观察,他询问谁能成为这个墟市的探索者,提醒读者不要错过墟市的热闹与趣味,暗示着墟市的独特魅力和值得品味之处。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明代江门墟的独特风情,展现出墟市的日常生活场景和诗人对墟市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