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济

邑赋才三里,邑居未百家。

走往问官吏,迎送礼何差。

今年河口决,县令沉水涯。

一尉久不补,广文署坐衙。

有民如鸟兽,何况少菽麻。

念此清盛时,地复近京华。

乃令不学人,等官如泥沙。

哀此妇子困,彼死将谁嗟。

中夕念东南,河患遍潦洼。

将毋同此邑,而又万里遐。

心魂伤谡谡,注目寒原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兴济县的深切关怀与忧虑。开篇以“邑赋才三里,邑居未百家”点出兴济县的规模之小,人口稀少,随后通过“走往问官吏,迎送礼何差”描绘了县内官民之间的礼仪差异,反映出地方治理的不均等。

接着,“今年河口决,县令沉水涯”一句,直接揭示了兴济县面临的严重问题——河口决堤,导致县令甚至因救援而牺牲,凸显了自然灾害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紧接着,“一尉久不补,广文署坐衙”描述了官职空缺和官员怠政的情况,进一步揭示了地方治理的困境。

“有民如鸟兽,何况少菽麻”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百姓生活的艰难,粮食短缺,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念此清盛时,地复近京华”,作者感慨于国家盛世却仍有如此偏远之地受苦,表达了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呼唤。

“乃令不学人,等官如泥沙”则表达了对官僚体系中不学无术、平庸之辈占据高位的不满,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最后,“哀此妇子困,彼死将谁嗟”表达了对妇孺之苦的同情,以及对逝者的哀悼,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情怀。

“中夕念东南,河患遍潦洼。将毋同此邑,而又万里遐”则表达了对东南地区同样遭受洪水灾害的担忧,以及对更遥远地区可能遭遇相似困境的忧虑,展现了作者超越地域的广阔视野和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

“心魂伤谡谡,注目寒原花”以景结情,通过描绘夜晚寂静、寒冷的原野上开放的花朵,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凉与对未来的深深忧虑,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丰富。

收录诗词(2)

刘子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治六年(1649)一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著有《屺思堂文集》八卷,《屺思堂诗集》不分卷

  • 号:稚川
  • 籍贯:湖北黄冈
  • 生卒年:1609-1652

相关古诗词

青县

曲岸少人烟,斜阳下远天。

千帆同挂月,小邑喜迎船。

风吼停桡夕,霜飞击柝边。

南来渐有客,乡语自相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青县

畿邦初占地,朝议又兴屯。

谁引河边骨,来依楼上魂。

畏兵穿小户,避赋去颓垣。

舅氏今垂老,荒尊到古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蜀还行送杨莪蒿入都

杨子长征入蜀时,疏林落叶相扶持。

杨柳楼头不忍望,归来未厌春风迟。

自古人歌蜀道难,壮士未老头胪寒。

夜火山黑虎睛烁,朝槎瀑跌蛟风攒。

纡曲秦蜀多古路,兴亡苍苍横薄暮。

霓云低哭玉环坟,霹雳不死青牛树。

五丁妄凿天钩连,粪金梦醒贪人悟。

汉川城中有拜台,定军山下生蒿莱。

逐鹿鼎分今已矣,钓鳌恢网胡为哉。

缚鸡小儿撑地轴,逝骓错莫拔山哀。

羽扇巾帼两不来,北风吹之成尘灰。

太白雪霰飞鸟绝,锦江花草垂苔莓。

山川不可极,去日将复回。孤马玄黄,夕阳淡颓。

生人到此,安能对之久徘徊。

自怜生理哀乐煎,与君且酌长鲸川。

燕市珠美如花,劝君珍坠珊瑚鞭。典貂裘,换麟脯。

五侯门峻登龙苦,君行何处友钟鼓。

形式: 古风

送杨莪蒿入蜀

剑倚峨眉霜鬓寒,孤臣五夜独攀鞍。

岘山剩有江湖泪,别过羊公仔细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