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旱

正要雨时须不雨,已成灾处更成灾。

如何百谷欲焦烂,遍地止存蒿与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正当需要下雨的时候却不下
已经成灾的地方更是雪上加霜

注释

正要:即将。
雨时:下雨的时候。
须:应当。
不雨:不下雨。
已成:已经变成。
灾处:受灾的地方。
更成:更加成为。
如何:为什么。
百谷:各种谷物。
欲:快要。
焦烂:枯焦烂熟。
遍地:到处。
止存:只剩下。
蒿:野草。
莱:藜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悯旱》,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旱灾的严重情况。首句“正要雨时须不雨”表达了农民们急需雨水滋润庄稼的迫切心情,然而天公不作美,干旱加剧。“已成灾处更成灾”进一步强调了旱情的蔓延和加重。最后一句“如何百谷欲焦烂,遍地止存蒿与莱”,形象地写出田地里的作物因干旱而枯黄,只剩下野草和藜蒿,反映出农民生活的艰难和对丰收的绝望。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同情心,反映了古代社会自然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赠魏斋并题其印集

炎风吹暍日,张席卧屋隅。

息影欲少宁,为诗偿子逋。

十年废百事,世亦忘吾徒。

我诗子治石,子诣我不如。

龙螭走大陆,缀以芝草腴。

形穷义假借,星月相扶疏。

刻画金石姿,斧斧分鸿都。

上窥三季遗,奇释陈盘盂。

工苦学尤绝,世士徒惊呼。

完白与悲翁,谓可并轨驱。

岂知乃排遣,雕虫非壮夫。

学养逾所造,子宁足区区。

冰橱富菱芡,园榭生荷蒲。

触热子暂休,夏畦已干枯。

晚过塘柳阴,拍拍看群凫。

形式: 古风

秦川吟二首(其二)

秦川两汉帝王区,今日关东作帝都。

多少圣贤存旧史,夕阳唯只见荒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秦川吟二首(其一)

当时马上过秦川,倏忽于今二十年。

因见夫君话家住,依稀记得旧风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莫如吟(其一)

亲莫如父子,远莫如蛮夷。

蛮夷和亦至,父子失须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