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表谢宗吉见示思白衣庵佳作因约再游次韵

白衣庵傍北城隈,闻道诸天宝刹开。

古木馀阴笼玉案,石泉流水泛莲杯。

文星向晚曾同聚,词客寻幽拟再来。

我欲追欢横槊赋,砚池应散雨花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逸之地——白衣庵,位于北城的隐蔽角落,仿佛是世外桃源。诗人通过“宝刹开”、“古木”、“石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庵旁古木参天,留下一片阴凉,与玉案相映成趣;石泉潺潺,清流如镜,仿佛能洗涤心灵。诗人以“泛莲杯”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水边的雅致,也暗示了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接下来,“文星向晚”一句,借用了古代文人聚会的典故,表达了对文友相聚的向往和对文学交流的珍视。“词客寻幽拟再来”,则预示了诗人对这片圣地的深厚情感和再次造访的愿望。最后,“我欲追欢横槊赋,砚池应散雨花台”两句,既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共赏美景、挥毫泼墨的喜悦之情,也暗含了对创作灵感的期待,以及对艺术创作环境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衣庵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人文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30)

张嗣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字:效忠
  • 籍贯:清远

相关古诗词

寄大洪

少年屯牧海门西,望断天涯思欲迷。

稼穑已占时岁稔,梦魂多傍瘴岚飞。

幽窗忆汝惟敲句,驿路逢人问转期。

漫说归帆淹广海,芙蓉秋水不胜悲。

形式: 七言律诗

贺九十六岁老翁

听得东方朔寄声,蟠桃千树子初成。

西池有路开仙掌,南极无霞耀岁星。

白雪每闻斑舞戏,丹砂岂负赤松盟。

商山不久留芝径,乔梓名高重帝城。

形式: 七言律诗

观奕有感

世路纷纷似奕棋,么么侧目未堪悲。

局中巧拙谁能识,眼底纵横只自知。

横扫千军谁与敌,先争一著莫怀疑。

谢安镇静无秦日,不在持书过户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黄司谳

天时人事日萧条,孤剑那堪万里遥。

白璧几年售楚国,黄金何日筑燕昭。

一鹏肯信功名薄,五马相逢意气骄。

但得清樽长共醉,不妨回首路迢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