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过汶溪义塾承萧国录有诗谨用奉答

汶溪新制小茅堂,也种山楸间水杨。

舍近鸡豚还共食,春来鱼鸟自相忘。

松阴客去书连屋,花底莺啼酒满床。

却忆东华联辔出,午门霜月漏声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秋日过汶溪义塾承萧国录有诗谨用奉答》描绘了诗人秋日造访汶溪时的情景。他新建的小茅堂坐落在山水之间,山楸与水杨相映成趣,环境宁静。附近农家的鸡豚与他亲近,如同家人一般,春天里鱼鸟和谐共处,忘却人间烦恼。松树下的读书声回荡,花香中传来黄莺的啼鸣,诗人醉卧床榻,酒香四溢。诗人回忆起当年与友人东华在午门下携手出行,那时的霜月和漏声都显得格外悠长。整首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与人情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友情的怀念。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隐云诗

高人家住青山下,爱入浮云事隐居。

窈窕深迷三径曲,玲珑低护八窗虚。

似闻鸡犬鸣天上,遥见蓬壶入海隅。

相望博溪同万里,何由踪迹问樵苏。

形式: 七言律诗

云东杏坞

何年种杏今成坞,知是云深旧隐家。

朝雨洗空千树雪,暖风吹起万枝霞。

壁间瓢贮通神药,窗下炉存伏火砂。

北望清江三百里,从君安得问灵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过双溪访敬则不遇

溪亭尝共赏芙蓉,十载重寻恨不逢。

落日断桥馀野水,高原古路带寒松。

麦芒旧画游丝细,柿叶新题坠露浓。

喜有诸郎能好客,囊萸尊酒更从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明日喜云从隐君自湴坑归再赋一首

南岸诸峰如累瓜,高人幽隐在烟霞。

百年古桂寒无叶,十月丛梅早有花。

断垄牛羊分客路,深池凫鸭共邻家。

极知好客情逾厚,贳酒携琴到日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