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斑竹帘》由元末明初诗人华幼武所作,以斑竹帘为题,描绘了竹帘的细腻与雅致。开篇“湘妃泪洒碧琅玕”,以湘妃泪比作竹帘上的点点斑痕,赋予竹帘以情感与生命,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竹帘的独特魅力。接着,“剪织疏帘拭未乾”一句,通过剪裁与编织的过程,表现了制作竹帘的精细工艺,同时暗示了竹帘的湿润状态,仿佛刚刚完成,还未完全干燥。
“细缕引风宜隔暑,湿痕含雨欲生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帘的实用与审美价值。细密的竹帘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既能隔绝炎热,又能增添室内的凉爽感;而其表面的湿痕,在雨天时分,更显出一种冷寂与清寒之美。这两句不仅体现了竹帘的物理功能,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灯前照耀琉璃洁,月下斓斑玳瑁看”则将竹帘置于不同的光线之下,展现出其不同寻常的美感。在灯光的照射下,竹帘如同琉璃般晶莹剔透,而在月光的映照下,则呈现出斑斓的色彩,犹如珍贵的玳瑁,增添了竹帘的神秘与高贵气息。
最后,“直干尽输兵革用,高堂舒卷莫摧残”表达了对竹帘的爱护之情。直干象征着竹子的坚韧与刚毅,竹帘作为兵革之用,体现了其在战争中的实用价值。然而,在高堂之上,竹帘应被妥善保管,避免受到损害,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保护。
整首诗通过对斑竹帘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帘的美学价值,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以及美好事物的深刻思考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