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赤壁赠萧长史用导之靖江

大江东去碧溶溶,水净平沙接远空。

月下胜游非旧日,眼中遗迹感英雄。

猿啼断岸孤帆雨,鹤唳沧洲一笛风。

料想登临无限意,题诗还忆访坡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赋赤壁赠萧长史用导之靖江》由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诗人以赤壁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英雄人物的追思。

首句“大江东去碧溶溶”,描绘了长江浩荡东流的壮丽景象,碧波荡漾,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次句“水净平沙接远空”,进一步渲染了水天一色的宁静之美,清澈的水面与远处的天空相接,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接着,“月下胜游非旧日”一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夜晚,月光下的游览虽美好,却已非往昔,暗含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随后,“眼中遗迹感英雄”一句,直接点明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之情,通过眼前的遗迹,诗人仿佛看到了那些英雄的身影,心中涌起敬仰之情。

“猿啼断岸孤帆雨,鹤唳沧洲一笛风”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声响来营造氛围,猿猴的哀鸣、孤帆在雨中的摇曳,以及鹤唳与笛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凄美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最后,“料想登临无限意,题诗还忆访坡翁”两句,诗人想象自己站在赤壁之上,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诗人还提到了苏轼(坡翁),表达了对这位伟大文学家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志趣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赤壁这一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照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同时也蕴含着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与怀念,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康志高致仕还庐陵

新颁御敕墨淋漓,白首休官愿不违。

岁晏天边孤鹤远,春风林下一人归。

龙河雪色侵行舫,官道梅花照锦衣。

明日匡庐重回首,凤城缭绕五云低。

形式: 七言律诗

题郑氏白云闇卷

白云渺渺欲何之,遥望金山对古祠。

翠滴松楸馀旧恨,阴连桑梓系深思。

四时荐祀存家礼,百世文章有墓碑。

流庆绵绵应未巳,况闻继述在佳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胡太守琏还泉州

泉州太守最相知,十载常怀会面迟。

喜有清名留海郡,况闻事业重明时。

朝来五马穿花出,雪后孤舟向日移。

圣代只今思治理,好将衣食慰黔黎。

形式: 七言律诗

题张天台滦河归兴

久闻作县有清声,三载惟图答圣明。

忽向青云辞宦辙,深怀白日照忠诚。

东风酌酒金陵馆,夜月扬帆白下亭。

此别应须重相见,悬知鹗荐有公卿。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