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圭峰二首(其一)

两目何曾瞬,诸山总有缘。

跏趺临绝壑,独自听鸣泉。

炎暑方初伏,安期共老禅。

市廛无意绪,遥见上孤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在圭峰山巅修行的情景。首句“两目何曾瞬”形象地表现了僧人长时间静坐,目光凝视,仿佛与外界隔绝的状态。接着“诸山总有缘”则暗示了僧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平和宁静。

“跏趺临绝壑,独自听鸣泉”两句,通过“跏趺”(盘腿而坐)这一佛教修行的姿态,以及“临绝壑”、“听鸣泉”的动作,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同时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炎暑方初伏,安期共老禅”中,“炎暑方初伏”点明了季节背景,暗示了僧人修行环境的艰苦,但“安期共老禅”则表达了僧人与时间、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他对禅学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最后,“市廛无意绪,遥见上孤烟”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画面。远处的“孤烟”不仅象征着僧人修行生活的简朴与淡泊,也寓意着他心灵的纯净与超脱,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僧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洁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修行生活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者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共处、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419)

林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圭峰二首(其二)

湖山万里曾开眼,此地还招我一来。

老寺棱棱栖古佛,洪泉隐隐作真雷。

垂观万状俱呈献,却叹浮生能几回。

何日会寻王子晋,乘槎东去问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南海浴日亭

苍茫捣绝铜鼓声,风烟两袖云凝凝。

海天吞吐终未了,今古滚荡成阳精。

寒山万个揖光晕,残星几点将馀明。

南州女儿慵于起,不问明朝阴复晴。

形式: 七言律诗

寓南海祠

祠庙星霜九百周,野人衰病久淹留。

乾坤息息藏真念,云水依依谢胜游。

布被梦恬南海月,绨袍坐老虎门秋。

殷勤拾贮波罗子,怕有行人一舣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别舍弟克明

不作宗元别,宗元别易悲。

瘦躯犹怯病,殇汝尚含思。

老眼看时态,殷忧入腑脾。

百年能骨肉,贫贱亦何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