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牵强足成者庚午十月修厅志成综为全淡八景各系七律一首

溶溶新涨水鸣渠,黯淡溪流泼墨如。

一炬犀光劳入照,百重蜃气漫呵嘘。

风尘待浣三千牍,海国谁磨十万书。

解识尺波留混沌,不教至察叹无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淡水资源丰富的景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水流、光影与自然界的互动。首联“溶溶新涨水鸣渠,黯淡溪流泼墨如”以“溶溶”形容水势之柔和,“新涨”则点明了水位上升的情景,而“水鸣渠”则通过声音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流水潺潺的悦耳乐章。接着,“黯淡溪流泼墨如”运用比喻手法,将溪流比作泼洒的墨迹,形象地描绘出水流在暗淡光线下的流动状态。

颔联“一炬犀光劳入照,百重蜃气漫呵嘘”进一步深化了自然景观的描绘。这里“一炬犀光”可能是指某种光源或反射的光芒,与“劳入照”形成对比,暗示了光线的明亮与努力照亮的场景。而“百重蜃气”则是对雾气弥漫景象的描述,通过“漫呵嘘”这一动作,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湿气和朦胧感。

颈联“风尘待浣三千牍,海国谁磨十万书”转而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这里“风尘待浣三千牍”可能象征着人们在风尘中书写的历史或记录,需要被清水洗净,寓意历史的澄清与传承。“海国谁磨十万书”则可能指海洋文明的丰富知识,需要有人去探索与解读,体现了对知识追求的渴望。

尾联“解识尺波留混沌,不教至察叹无鱼”收束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与敬畏。这里“尺波留混沌”可能意指即使是微小的水流也能蕴含复杂的生命力与自然法则,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避免过度审视而忽视其中的奥秘。“不教至察叹无鱼”则是在强调即使是最细微的事物,也有可能隐藏着丰富的生命与智慧,鼓励人们保持谦逊与好奇之心,去发现和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51)

杨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牵强足成者庚午十月修厅志成综为全淡八景各系七律一首

剑气宵腾匹练明,荷兰旧树尚留名。

重参色相谁非幻,莫说人情汝亦鸣。

天上神光看北斗,尘中凡物笑丰城。

化龙一夕春雷起,大海何愁浪不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牵强足成者庚午十月修厅志成综为全淡八景各系七律一首

万派千条束矢中,双潮滚滚判西东。

浊流本自臼科异,至味真难水性同。

一棹来时乘蟒甲,百年前事梦鲛宫。

投鞭画扇人何在,南纪长怀砥柱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牵强足成者庚午十月修厅志成综为全淡八景各系七律一首

天涯海角久离家,四度秋风鬓欲华。

一事不曾愁客邸,借人亭馆看黄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赠吴霁轩军门光亮

百丈楼船夜枕戈,将军下濑七鲲过。

醇醪共饮思公瑾,薏苡何伤谤伏波。

缓带羡能文字乐,连床喜得弟兄多。

京华冠盖如相讯,为语南中有牧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