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纪事兼忆亡友邴西津(其一)

铅华零落冷妆台,明月他乡任去来。

曾忆春闺惊梦觉,杜鹃啼处最堪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又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首句“铅华零落冷妆台”,以“铅华”比喻女子的妆容,暗示了妆容的褪色与凋零,如同美人迟暮,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这里的“冷妆台”更添了几分孤寂与凄凉之感,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热闹与繁华之后的冷清与落寞。

次句“明月他乡任去来”,将视角转向了广阔的时空,明月作为永恒不变的自然景观,映照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无论是身处何方,明月都见证了诗人的行踪,它既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也是对远方友人的一种遥望与思念。

第三句“曾忆春闺惊梦觉”,将思绪拉回到往昔的美好时光,春日闺房中,梦境与现实交织,充满了温馨与甜蜜。然而,随着梦醒,那些美好的回忆只能成为心中的一抹遗憾与怀念。

最后一句“杜鹃啼处最堪哀”,以杜鹃鸟的啼鸣作为情感的高潮,杜鹃鸟的叫声凄厉哀婉,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哀愁。在这里,杜鹃啼鸣不仅呼应了前文的孤独与怀念,更深化了诗中哀伤的情绪,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情的深深哀悼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与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怀念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逝去友情的深切怀念。

收录诗词(501)

金朝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明纪事兼忆亡友邴西津(其二)

忆从花县与琴台,回首燕云不复来。

人物已非城郭是,夕阳流水可胜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清明纪事兼忆亡友邴西津(其三)

家山远隔望乡台,曾见家家扫墓来。

酒冷灯昏香缕细,一番消受一番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清明纪事兼忆亡友邴西津(其四)

不生不灭是灵台,不了将来与未来。

总为夙根情重处,怕言哀处却言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清明纪事兼忆亡友邴西津(其五)

怜儿不作望思台,抛却儿家孰再来。

琴鹤未将儿共去,青山相对自生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