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羲轮无滞轨,商飙入修林。

密茜易疏薄,澄水明遥岑。

是时秋菊繁,迟迟独何心。

有如真烈士,不受时物侵。

缅怀东篱人,有酒不同斟。

南山空在目,飞鸟来夕阴。

人生抱夙契,千载成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此诗《重阳》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描绘了重阳节时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羲轮无滞轨,商飙入修林”以羲和之轮比喻太阳,商飙则指秋风,描绘出秋日阳光与凉爽秋风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接着,“密茜易疏薄,澄水明遥岑”两句,通过植物从茂密到稀疏的变化,以及清澈水面映照远山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季节特征,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与自然界的更迭。

“是时秋菊繁,迟迟独何心”点出了重阳节的特色——菊花盛开。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菊花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独自面对秋日美景时的思绪与情感。

“有如真烈士,不受时物侵”一句,将诗人自己比作不为外界所动摇的真烈士,强调了其内心的坚定与独立。

“缅怀东篱人,有酒不同斟”则借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惜,同时暗含着与友人相聚却未能同饮的遗憾。

最后,“南山空在目,飞鸟来夕阴”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飞鸟归巢的宁静画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人生抱夙契,千载成知音”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于长久友谊的渴望与珍视,认为真正的知己不论时间的长短,都能成为永恒的知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空斋

空斋掩春雨,块然忘朝昏。

四邻群响绝,林鸟时一喧。

夕灯始烛闇,四壁辞蒸烦。

蘧蘧景如梦,绵绵息仅存。

适悟岂玄旨,大易多名言。

出位艮所戒,闭关复以敦。

六二介石固,知几道弥尊。

井迁常居所,雷颐潜厚坤。

先天物莫违,密藏乃其根。

不赖鲁叟笔,此义何由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称拙

我从盛年来,常忧行及老。

取友历险难,所志在闻道。

一日复一日,如饥望得饱。

外为名所驱,内苦意不了。

蹉跎五十馀,坐令颜色槁。

齿发日变衰,智虑始欲扫。

回首忆盛年,空负筋力好。

偃形向岩扉,束书置穷讨。

冥心闻斗蚁,纵目对飞鸟。

身安忘卑高,分足任多少。

聊称拙者心,得此悔不早。

形式: 古风

望庐山

我昔望庐山,高高上无极。

中有羽化人,林栖绝粒食。

绀发方碧瞳,肌肤冰玉色。

借问年几何,春秋千百亿。

闻之心魂动,欲附双飞翼。

飘飘不我顾,招手长太息。

窃恐染荤膻,浊秽神明殛。

三年事斋沭,精祷靡变惑。

峰岚日夕深,仰攀尚难即。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刘两峰见枉

久雨人事断,新苔入空阶。

扣门者为谁,问之乃吾侪。

癯然野鹤姿,风韵亦何佳。

相看但一笑,不我疑形骸。

叹息卓尔域,千古曾几谐。

目击中有存,意会言无乖。

攀留踰信宿,别去当谁偕。

悠悠东皋上,三岁轸予怀。

形式: 古风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