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道士问答图(其一)

下士不识道,求之言语间。

旷哉至人心,澹然幽且閒。

松桧满涧壑,白云冠崇山。

清风四边来,流泉出其间。

钜之极无外,微之入无端。

欲辨忽已忘,我心奚所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洪的《题道士问答图(其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描述下士对道的追求,暗示了道的深远和难以言喻。"旷哉至人心,澹然幽且閒",表达了大道的广阔与深远,以及其淡泊宁静的特性。接下来,诗人运用自然景象来象征这种心境,如松桧、白云、崇山、清风和流泉,展现出道的自然和谐与无尽。

"钜之极无外,微之入无端",进一步揭示了道的宏大与微妙,既无所不在又难以捉摸。最后,诗人感叹于道的玄妙,以至于辨识之时反而忘却了自我,"欲辨忽已忘,我心奚所宣",表达了对道的敬畏和领悟的深入。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寓言般地传达了对道的体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道教哲学的思考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301)

王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道士问答图(其二)

玄珠在赤水,象罔乃得之。

孰能解其韬,澹然入无思。

和气一以摄,神明将自来。

谈天不为高,履地不为卑。

冥冥而昭昭,至精良在兹。

形式: 古风

夏日直阁呈诸寮友

深殿閟清昼,高阁集南薰。

复兹对芳树,幽蝉时一闻。

华馔因时设,冰壶亦屡陈。

轻箑织纤絺,逍遥晨与曛。

但希三命恭,宁知四体勤。

永歌伐檀什,愧彼南亩氓。

形式: 古风

戏题小画寄黄教谕重美

离思不可歇,长淮浩悠悠。

况兹凉风至,日夕郊原秋。

乔柯俯庭绿,芳丛转径幽。

琴席晨初敞,炉曛夕未收。

因风托微韵,遥忆此良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平林秋晓图

我昔忝科甲,弱冠登玉堂。

绣衣飘芬芳,游历古山川。

高盻邈四海,遐观穷八埏。

云物客中变,岁月马上迁。

常忆秋晓时,骑出齐鲁间。

沆荡孟诸野,莽苍龟阴田。

四顾不可极,茫茫但云烟。

时闻鸡犬声,宁辨陌与阡。

泰山若蹲虎,隐在东南偏。

豁然海天白,红日出其巅。

长空独鸟飞,远岫孤云还。

林木森成列,矗若箸与盘。

绿者蓊云密,赤者经霜妍。

黄碧或间之,綵绘纷相宣。

凉风健马骨,飒踏驰争先。

据鞍倒金樽,野中割肥鲜。

仰视天荡荡,高怀浩无边。

开口咏远游,思若长河悬。

词锋锐莫敌,挥霍干戈鋋。

得意自击节,时复扬其鞭。

别来十馀载,承恩厕英贤。

朝游玉堂内,暮直瑶阶前。

顾问日从容,宛然瀛洲仙。

时窥山海图,指点穷周旋。

壮游少所历,梦寐亦复然。

今者遇夫子,袖图示我观。

明窗试开卷,彷佛如当年。

邂逅逢故人,能无谷音欢。

云随目力远,思入秋空玄。

长河待巨楫,苍生望深渊。

功成拂衣归,与子同盘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