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持师示近诗一轴辄次最后神字韵梅花一篇

水边难睹似梅人,且看垂垂一树新。

独许玉妃陪寂寞,可须青女助精神。

传杯冷艳愁闻笛,入户幽香已报春。

抽尽空花经月雨,此心那复住根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描绘了梅花在水边的独特风姿和孤高情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寒冷中的坚韧与美丽,以及它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首联“水边难睹似梅人,且看垂垂一树新”,开篇即点明了梅花生长的环境——水边,并以“似梅人”比喻梅花的高洁形象,同时引出对新枝嫩叶的观察,暗示了梅花的生机与活力。

颔联“独许玉妃陪寂寞,可须青女助精神”,进一步刻画了梅花的孤独与高雅。这里将梅花比作“玉妃”,象征其冰清玉洁的品质;“青女”则代表霜雪,暗喻自然界的严寒,但梅花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绽放,展现出不屈的精神。

颈联“传杯冷艳愁闻笛,入户幽香已报春”,描绘了梅花的香气与音乐的交融,以及它预示春天到来的信号。这里的“传杯”可能是指酒宴上的杯盏传递,而“冷艳愁闻笛”则表达了梅花在寒冷中依然保持其独特的美丽与哀愁,与音乐相呼应,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

尾联“抽尽空花经月雨,此心那复住根尘”,总结了梅花在经历风雨后的坚韧与不屈,即使是在空无一物的状态下,也依然保持着其纯净的心灵,不被外界的尘埃所污染。这不仅是对梅花品格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身追求高洁、不随波逐流精神的自我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力,更蕴含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重午食大麦

春来斗米欲逾千,麦熟家家爨有烟。

手磨旋推云子落,脚铛深煎蚌胎员。

香闻并舍儿童喜,效录奇方胃海便。

信是书生能说食,杜陵饥客漫流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得之寓静斋敩学之暇不废吟咏甚自得也因其归省作诗送行

数椽茅屋绝过从,窗户深明一径通。

雨过竹丛增晚翠,风翻荷沼乱殷红。

揩磨五字无瑕颣,鼓吹群经有折衷。

敩学从来自强半,应怜时辈尚谈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李振祖

儿时思致早飘然,便合高鶱在少年。

下第令人感二鸟,上庠寄径应三鳣。

义方永诀诗无恙,手泽珍藏墨尚鲜。

识取前修显扬事,决科之外有流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向丞厅旧有小轩榜曰日哦庳隘不爽近彻墙向南植竹数竿改曰分翠与僚友邑之贤彦日游其间且索鄙句因赋二诗呈诸友(其一)

旋植修篁一径深,萧然便可涤尘襟。

碧移湘浦千梢净,清借淇园十亩阴。

晓槛秋声风撼玉,空庭寒影月筛金。

造门赖有山阴客,酒熟时来伴醉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