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

未塞豪人夺,何言公赋收。

皇心虽恻隐,蓬户或焦愁。

为吏空多禄,无人能此忧。

知君坐公府,佗日富民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豪强还未被抑制,怎能说公正的赋税已收取。
尽管皇帝内心同情,但贫寒人家可能正遭受煎熬。
官员们虽然领取丰厚的俸禄,却无人能真正理解民间疾苦。
我知道你在官府任职,将来定会成为使百姓富足的官员。

注释

豪人:有权势的人。
公赋:公共税收。
恻隐:同情。
蓬户:简陋的房屋,代指贫寒人家。
焦愁:忧虑,焦虑。
为吏:做官。
此忧:这种忧虑。
坐公府:在官府任职。
富民侯:能使人民富裕的官员,古代的一种封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未塞豪人夺,何言公赋收"表达了农民对于地主强占土地的无奈和愤慨,同时也反映出国家税收过重的现实。"皇心虽恻隐,蓬户或焦愁"则透露了诗人对君主可能不知民间疾苦的担忧,以及普通百姓因而承受的烦恼和痛苦。

"为吏空多禄,无人能此忧"一句,则批判了一些官员只知享乐,不理民情,只顾自己富贵,而不关心人民的疾苦。最后两句"知君坐公府,佗日富民侯"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官府中为非作歹、贪图私利而使百姓致贫的官员的强烈谴责。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农民困境的同情,以及对于不作为或昏庸官吏的批判。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希望有德之君能坐于公府中,关心百姓疾苦,使人民富裕的美好愿望。这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是一篇深刻揭示封建社会矛盾的优秀作品。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石昌言学士宰中牟日为诗见寄久未之答今冬罢武成幕来京师此诗谢之

昔年三月浪,鳞翼化云雷。

竹箭流俱上,芙蓉幕对开。

瀵泉扬沸渭,泰华耸崔嵬。

捧檄容归省,飞觞复屡陪。

芬芳袭芝室,嘉庆侍兰阶。

吴璧评残笔,隋碑读渍苔。

清阴依玉树,和气乐春台。

薄宦俄成别,私门忽遇灾。

一朝捐綵服,五载泣粗缞。

季路还从仕,任安独见哀。

近畿须健令,剧邑试长才。

过目全牛解,迎锋巨蘖摧。

雉留乘荫伏,蝗避境苗回。

时得鸣琴暇,仍飞丽句来。

正知荣箧笥,无足报璿瑰。

紞鼓俄攀邓,安车已召枚。

赋成平乐馆,燕奉柏梁杯。

自顾诚驽缓,于今尚草莱。

履穿羞路雪,盖敝怯京埃。

傥借馀光便,炎风动死灰。

形式: 排律

示道人

天覆地载如洪炉,万物死生同一涂。

其中松柏与龟鹤,得年稍久终摧枯。

借令真有蓬莱山,未免亦居天地间。

君不见太上老君头似雪,世人浪说驻童颜。

形式: 古风

淮海怀古

淮阴访韩信,海上吊田横。

相去四百里,青山接故城。

风尘孤客泪,义勇二豪名。

倚剑哦前史,中阳太不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乌栖曲二首(其一)

风破金铺结绮钱,穿帘入幌舞垂莲。

可怜无人夜不晓,起视西窗月华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