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其三)祭灶词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形式: 古风

翻译

古时候流传着腊月二十四,灶神上天向玉帝禀告人间的事。
他乘坐云车,骑着风马,稍作停留,家中准备了丰盛的祭品迎接他。
供奉的有煮熟的猪头和新鲜的鱼,还有豆沙、甘松和粉饵团。
男子献酒,女子回避,这是对灶神的敬意,希望他欢喜接受。
仆人们争执的声音你别听,猫狗的污秽也请不要生气。
我们送你满载酒食上天门,酒杯不论长短,只求带来好运气回来分享。

注释

灶君:古代民间信仰中的厨房神。
云车:神话中神仙出行的交通工具。
丰典祀:丰盛的祭祀仪式。
豆沙:中国传统甜点,由红豆制成。
酹酒:洒酒祭神。
利市:吉祥如意,好运降临。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其三)祭灶词》描绘了古代农村在腊月二十四日祭祀灶神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对灶君的敬重和祈福。首先,家人准备了丰盛的祭品,如猪头、鱼、豆沙糕和粉饵团,体现了对灶神的虔诚。男儿献酒,女儿回避,表现出家庭成员间的分工和礼仪。孩子们的活泼与猫犬的参与,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最后,祈求灶君带来好运和财富,表达了农民对丰收和生活的期盼。

整首诗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既展示了民间风俗,又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色彩。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蛇倒退

山前壁如削,山后崖复断。

向吾达陇首,如海到彼岸。

那知下岭处,慄甚履冰战。

牵前带相挽,缒后衣尽绽。

健倒辄寻丈,徐行廑分寸。

上疑缘竹竿,下剧滚金弹。

岂惟蛇退舍,飞鸟望崖反。

稍喜一径平,犹有千石乱。

仍逢新烧畬,约略似耕畔。

心知人境近,颦末百忧散。

山民茆数把,鬼质犊子健。

腰镵走迎客,再拜复三叹。

谓匪人所蹊,官来定何干。

傥为饥火驱,平地岂无饭。

意者官事迫,如马就羁绊。

我乃不能答,付以一笑粲。

形式: 古风

谒南岳

湘中固多山,夹岸万马屯。

坡陀无敢高,似逊乔岳尊。

晓投望云亭,众丘拱墙藩。

浓岚忽飘荡,积翠浮云端。

天柱已峻极,祝融更高寒。

紫盖郁当中,冈势汹崩奔。

峙为赤帝峰,下直宫壖垣。

角楼捧双阙,圆方模九阍。

炎符抚中兴,南正实司天。

草木薰协气,山林奠神奸。

妥灵有备物,龙卷鸾旗轩。

走忝桂林伯,与神俱南辕。

上谒礼亦宜,为国忧元元。

心空祸福相,古井寒无澜。

杯珓不用掷,但愿归田园。

相传壁画好,拂拭尘埃昏。

弓刀立壮士,剑佩班灵官。

后宫行乐处,窈窕千云鬟。

锦地舞月昼,珠栊侍春闲。

武氏笔已绝,梗概犹清妍。

旋车阖庙去,颇厌山市喧。

胜果招客游,径排集贤关。

梵庋绚杂组,锡杖锵古镮。

避雨胜业阁,晚晴留凭栏。

石廪映岣嵝,望眼增孱颜。

上封眇孤绝,南台半云烟。

碧岫有灵药,朱陵巢洞仙。

病倦懒幽讨,山僧镌我顽。

松樛唐季枝,柏局隋初根。

奇事不胜纪,重游当细论。

形式: 古风

铧嘴

导江自海阳,至县乃瀰迤。

狂澜即奔倾,中流遇铧嘴。

分为两道开,南漓北湘水。

至今舟楫利,楚粤径万里。

人谋夺天造,史禄所经始。

无谓秦无人,虎鼠用否耳。

紫藤缠老苍,白石溜清泚。

是间可作社,牲酒百世祀。

修废者谁欤,配以临川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阊门行送胡子远著作守汉川

前年送君朝明光,今年送君还故乡。

锦官楼上一樽酒,万里阊门折杨柳。

吴波沄沄蜀山苍,人生行路如许长。

相逢相送鬓如雪,人生能禁几离别。

房湖风月开春台,石湖水云归去来。

西棹东帆君未了,相逢还向阊门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