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散石虎墓

梦蝶园边一抔土,残碑斑驳勒石虎。

墓中虎骨化灰尘,头衔独以闲散取。

不知年代何许人,是清是明难判剖。

台湾自鼎革而还,郑氏开荒为初祖。

其时亦有济时贤,文武衣冠难仆数。

王辜卢沈张郁俞,刺桐花下诗坛聚。

正青先生别一流,好佛自作蝶园主。

之数人者我俱知,理乱不闻谢簪组。

吁嗟乎,生才乱世总不祥,不如闲散之为愈。

斯人不闻与虎群,虎亦不与斯人伍。

剩水残山一虎坟,春草秋花荐牧竖。

短歌当虎墓志铭,呜乎石虎足千古。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闲散石虎墓》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对石虎墓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和对其生活态度的赞美。

诗开篇“梦蝶园边一抔土”,以“梦蝶园”象征逝去的美好时光与理想世界,而“一抔土”则指向生命的终结,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残碑斑驳勒石虎”描绘了墓碑上的文字已模糊不清,但“石虎”作为墓主人的象征依然屹立,暗示着墓主人虽已离世,但其精神或事迹仍被铭记。

“墓中虎骨化灰尘,头衔独以闲散取”两句,通过“虎骨化灰尘”形象地表达了墓主人最终归于尘土,而“闲散”二字则凸显了其生前的生活态度——不拘泥于世俗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不知年代何许人,是清是明难判剖”表明墓主人的身份和时代背景难以考证,进一步强调了其生活的神秘与独特性。接着,诗人提到墓主人与郑氏家族的关系,以及在乱世中的贤士们,如王、辜、卢、沈、张、郁、俞等人,他们或文或武,各有所长,但与墓主人相比,似乎都显得不够“闲散”。

“正青先生别一流,好佛自作蝶园主”点出了一位名为“正青”的人物,他与众不同,喜好佛教,并将自己称为“蝶园主”。这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信仰和生活情趣,也与墓主人的“闲散”生活态度相呼应。

最后,“之数人者我俱知,理乱不闻谢簪组”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了解,以及对他们所处时代的关注与反思。通过“理乱不闻谢簪组”一句,诗人似乎在说,这些人物在乱世中并未因追求功名利禄而失去自我,而是选择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

“吁嗟乎,生才乱世总不祥,不如闲散之为愈”是对乱世中人才命运的感慨,诗人认为,在动荡的时代,才华往往无法得到施展,而选择“闲散”生活或许更为明智。

“斯人不闻与虎群,虎亦不与斯人伍”强调了墓主人与周围环境的独特关系,他既不被世俗所束缚,也不被自然界的猛兽所同化,保持着独立与自由的精神状态。

“剩水残山一虎坟,春草秋花荐牧竖”描绘了墓地周围的自然景色,春草秋花点缀着墓地,仿佛在为逝者献上祭品,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氛围。

“短歌当虎墓志铭,呜乎石虎足千古”以一首简短的诗歌作为墓志铭,表达了对墓主人及其精神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其影响将流传千古。

综上所述,《闲散石虎墓》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由与乱世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梦蝶园怀李茂春先生

喃喃口诵波罗蜜,遁迹东来毗舍耶。

名士晚年多好佛,古梅无主自开花。

荒园蝶梦犹留址,瘴海龙潜未有家。

二百馀年香火地,孤松苍郁有栖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老妓

当初悔不嫁商人,断送莺花几度春。

记曲剩馀红豆冷,登楼羞见绿杨新。

绝无乐府留前辈,那有空房寄此身。

夜静忽听儿女语,泪痕如水月如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海漫漫

海漫漫,谁是求仙海外还。

浪说蓬莱金玉阙,虚无缥渺诳人间。

有人鼓浪冲波去,秋水连天不遇仙。

仙在人间人不见,升天入地求之遍。

徐福楼船东复东,一去东洋不复转。

海漫漫,空无际,那有仙舟海岛系。

辨石已无严君平,好奇偏笑秦皇帝。

崆峒山头拜广成,伊古帝尧闻真谛。

必静必清毋劳神,便是神仙长生计。

吁嗟乎,半生名利客,一梦入邯郸。

纵有神仙传妙语,世人枉自鍊金丹。

形式: 古风

黄果

瓜李浮沈四月天,树头黄果又新鲜。

异乡忽味家乡味,别汝于今已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