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问泉台俊杰。曾掉下书囊,横飞金阙。归来便华发。

况历残唐宋,几朝烟月。苍松叠雪。

是樵斤、留馀枝叶。

踏荒丘、三五僧雏,又见晚钟明灭。伤别。

罗裙迎马,玉镜分鸾,那堪重说。阴风凄切。

孤眠处,尽呜咽。

想当时艳说,还乡富贵,不道浮荣易歇。

只稽山、远作丰碑,宛然汉物。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鉴赏

这首《瑞鹤仙》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出一种历史沧桑与个人命运交织的复杂情绪。

开篇“问泉台俊杰”,以一问引出对历史英豪的追忆,仿佛在探寻那些曾经辉煌的人物如今是否已化为尘土。接着“曾掉下书囊,横飞金阙”两句,描绘了这些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壮志与豪情,他们或许曾是学海无涯的求知者,或许曾是权倾一时的帝王将相,他们的身影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归来便华发”一句,点出了时间的无情与岁月的流转,即便是曾经意气风发的人物,也终将老去,留下的是满头白发和对过往的回忆。接下来“况历残唐宋,几朝烟月”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更迭与人物命运的起伏,他们在不同的朝代中经历着兴衰交替,如同烟云般短暂而飘忽。

“苍松叠雪。是樵斤、留馀枝叶”这一句,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生的痕迹,即使经历了风雨侵蚀,依然有残留的痕迹,象征着人物虽逝,但精神与影响却永存。接着“踏荒丘、三五僧雏,又见晚钟明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画面,僧侣在荒凉的山丘上诵经,晚钟声声,似乎在诉说着世事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

“伤别。罗裙迎马,玉镜分鸾,那堪重说”表达了对离别的哀伤与不舍,即使是曾经的欢聚,如今回想起来也让人难以承受。最后“阴风凄切。孤眠处,尽呜咽”渲染出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氛围,即使在寂静的夜晚,也难以避免内心的哀痛与呼唤。

“想当时艳说,还乡富贵,不道浮荣易歇”则反思了人生追求的虚幻与短暂,即便是曾经的荣耀与富贵,最终都将归于尘土,无法永恒。最后一句“只稽山、远作丰碑,宛然汉物”以山川大地为背景,寄寓了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与敬仰,即便时光流逝,他们的精神与事迹仍能像汉物一样流传千古。

整体而言,《瑞鹤仙》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生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278)

曹溶(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州慢.咏雪

禁住梅花,闲夜捲帘,银霰轻洒。

凭谁知我,绿樽罢举,彩毫勤把。

茸裘破帽,傍他范蠡荒祠,十年不鞚关城马。

重听打窗声,恰边愁偷写。牵惹。

似曾年少,翠靥垆头,宝筝楼下。

翻借调冰,刻玉添成游冶。

而今休矣,只剩松火堆盘,此身孤负鸳鸯瓦。

寒意满人间,任先生卧也。

形式: 词牌: 石州慢 押[马]韵

春云怨.铁崖招饮湖中

心情似昨。识桄榔庵底,一囊丘壑。

雨洗平蛮碑额,铜鼓唱声歌不恶。

送客南还,凤凰山曲,十二雕栏斗红药。

铁石肝肠,龙蛇翰墨,肯负旧时诺。

新酥试饼玻璃薄。

更洞庭春色,词人风味,画舫沿流江畔泊。

酒语凄然,半入浔阳,夜深弦索。

绿鬓何如,青衫在此,泪与晚潮并落。

形式: 词牌: 春云怨

春云怨.悼钱葆馚中翰

最难将息。怪山鬼不情,催人如织。

瘦损帝台鸾凤,渤海迤南无翠色。

絮语萧萧,无多时候,忽报莲花镂双翼。

泡幻前生,翩然梦断,笑拥众香国。

卿云绚锦真当惜。步西清复道,蓬莱宫侧。

愁满瑶琴太相逼。彩管尘飞,孰赋吴天,绿窗鸂鶒。

雅骨长留,九峰犹在,但唤醉游未得。

形式: 词牌: 春云怨

喜迁莺.湖上值朱子蓉

菰芦暂起。看古意夕阳,一肩行李。

竹艇轻帆,锦囊新句,浑似鹤洲烟水。

襆被吴山佳景,柳外高楼频倚。

临长笛,劝加餐,不用澄江双鲤。

狂喜与尔共,松菊故园,少小陶朱里。

瘴雨蛇悬,边沙虎踞,我独尘埃驱使。

世事浮沉失算,雪点垂垂过耳。

再相遇,只挝鼓灯前,赏花杯底。

形式: 词牌: 喜迁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