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六年端午帖子词.皇后閤五首(其四)

蚕馆风清下箔时,六宫□从献丝归。

便教渊室催机织,要及明堂制衮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在蚕房中,微风吹过,蚕箔轻轻放下时,后妃们纷纷献上蚕丝归来。
命令织工赶紧织布,以便赶制出明堂典礼所需的礼服。

注释

蚕馆:养蚕的场所。
箔:养蚕用的竹筛或席子。
六宫:古代皇后和嫔妃居住的地方,这里泛指后宫。
□:此处可能缺失一个字,可能是‘皆’,表示都的意思。
献丝:进献蚕丝。
渊室:深屋,这里指织工的工作场所。
机织:织布。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也指重要的典礼场所。
衮衣:古代帝王祭祀或庆典时穿的礼服。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南宋时期皇后閤在淳熙六年端午节期间的一幕场景。诗人崔敦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蚕馆中繁忙的气氛和皇家对丝织品的重视。"蚕馆风清下箔时",形象地写出蚕妇们在微风中忙碌地将蚕茧剥下,准备纺织的情景,环境宁静而有序。"六宫□从献丝归",暗示了皇宫内各宫院的妃嫔们也将她们精心培育的蚕丝贡献出来,体现了皇家对丝织品的集体努力。

"便教渊室催机织","渊室"可能指的是织工们的工作场所,这里表达了皇后对尽快完成织造工作的督促,显示出宫廷对于制作明堂所需的重要礼服——衮衣的急切期待。"要及明堂制衮衣","明堂"是古代帝王祭祀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衮衣"则是帝王的礼服,这句诗强调了丝织品的用途和皇家礼仪的庄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蚕馆的细节,展示了宋代宫廷生活的严谨与奢华,以及对传统手工艺的尊重。

收录诗词(119)

崔敦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名臣、文学家。崔敦礼弟。南渡后居溧阳。少有文名。绍兴年间进士。孝宗朝历任翰林权直、崇政殿说书、中书舍人等。博览群书,文词敏赡,曾受命更定吕祖谦《文鉴》所选奏议。著有《玉堂类稿》、《西垣类稿》等

  • 字:大雅
  • 籍贯: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
  • 生卒年:1139—1182

相关古诗词

淳熙六年端午帖子词.皇后閤五首(其三)

斗草人归午漏徐,宫帘不动玉窗虚。

旋开蕊笈寻仙典,闲点松腴试法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淳熙六年端午帖子词.皇后閤五首(其二)

瑞麦登时物,香蒲荐寿祺。

珠囊新样小,蹙就葛覃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淳熙六年端午帖子词.皇后閤五首(其一)

剪玉菰筒翠,盘金綵缕长。

宫中多燕喜,天下正明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淳熙六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閤六首(其六)

避暑深宫消永昼,函风广殿起凉秋。

宸心未惬高明适,志在山东二百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