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子渐哀辞

漂流江湖外,负罪气惨悽。

况闻故人死,惊呼不成啼。

当案舍匕箸,缅怀大河西。

箴言尚在耳,铿若环佩随。

志气凛已失,神魂飘何之。

昔云死者乐,复以生为悲。

予知达士怀,将以二物齐。

今也果何如,无乃往意迷。

荆棘饱雨露,丛兰委污泥。

紫鸾忽肠绝,永年贼狐狸。

天理漭难问,我意多乖暌。

哀吟苍山阔,注目白日低。

不得恸寝门,雪涕江上堤。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尹子渐哀辞》由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尹子渐离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

首句“漂流江湖外,负罪气惨悽”开篇即渲染出一种漂泊不定、内心沉重的氛围,仿佛友人的离世给诗人带来了无法言说的痛苦和愧疚。接下来“况闻故人死,惊呼不成啼”,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得知好友去世时的震惊与悲痛,欲哭无泪的无奈情绪跃然纸上。

“当案舍匕箸,缅怀大河西”一句,通过描述诗人放下手中的餐具,遥想远方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而“箴言尚在耳,铿若环佩随”则以生动的比喻,将友人的教诲比作耳边回响的金玉良言,如同珍贵的饰品伴随左右,既体现了对友人智慧的敬仰,也寄托了对逝者精神的追忆。

“志气凛已失,神魂飘何之”两句,诗人感叹友人离世后自己志气消沉,灵魂无所依附,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空虚与迷茫。接着,“昔云死者乐,复以生为悲”则从生死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死亡不可避免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活着时却充满悲伤的现实的无奈。

“予知达士怀,将以二物齐”表明诗人试图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死,将死者与生者的情感平衡。然而,“今也果何如,无乃往意迷”又流露出对逝去友情的不舍与疑惑,似乎对过去的选择产生了反思。

最后,“荆棘饱雨露,丛兰委污泥。紫鸾忽肠绝,永年贼狐狸”几句,以自然界的景象象征人生的坎坷与不公,紫鸾(传说中的仙鸟)的突然离世,暗喻了美好事物的突然消失,而“永年贼狐狸”则可能寓指长寿者的不幸遭遇,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天理漭难问,我意多乖暌”表达了诗人对命运难以理解的困惑,以及内心情感与外界现实之间的矛盾。“哀吟苍山阔,注目白日低”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通过对比广阔苍山与低垂夕阳,营造出一种深沉而辽远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不得恸寝门,雪涕江上堤”结尾处,诗人表达了无法在亲人面前表达哀痛的遗憾,只能独自在江边哭泣,形象地展现了哀悼之情的深沉与孤独。

综上所述,《尹子渐哀辞》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思探讨,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以及对生命、命运的深刻感悟,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221)

苏舜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 字:子美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48

相关古诗词

天平山

吴会括众山,戢戢不可数。

其间号天平,突兀为之主。

杰然镇西南,群岭争拱辅。

吾知造物意,必以屏大府。

清溪至其下,仰视势飞舞。

伟石如长人,坚立欲言语。

扪萝缘险磴,烂漫松竹古。

中腰有危亭,前对绀壁举。

石窦落玉泉,泠泠四时雨。

源生白云间,颜色若粉乳。

旱年或播洒,润可足九土。

奈何但泓澄,未为应龙取。

予方弃尘中,岩壑素自许。

盘桓择雄胜,至此快心膂。

庶得耳目清,终甘死于虎。

形式: 古风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

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要。

薄俗盈虚逐势利,清风绵邈日已凋。

长吟宇宙独引领,浩浩万古与我遥。

安得此身有两翅,飒然远举随风飙。

近逢公素我同好,厌愤偷俗常郁陶。

君方调官镇京口,我以重罪废本朝。

身虽俱在大江外,不得会合烦相邀。

秋风八月天地肃,千里明回草木焦。

夕霜惨烈气节劲,激起壮思冲斗杓。

岂如儿女但悲感,唧唧吟叹随螳蜩。

拟攀飞云抱明月,欲踏海门观怒涛。

念君治所近不远,江山蟠辟气象豪。

楼头阴明变霞雾,槛下日夕斗蜃蛟。

便将一往刷滞闷,去兴草茁不可薅。

呼儿襆衣办舟楫,一日百里岂惮劳。

君方酒酣亦思我,奔墨纸上为长谣。

上言风物丽复壮,下述宴集乐且遨。

意我羁愁正无赖,欲以此事相誇招。

此篇笔绝墨未渗,我舟适到范老桥。

古人千里有神会,以兹可信非相辽。

倜然不以穷见弃,旷然不以位自骄。

开缄朗咏毛发竦,通夕噤痒睫不交。

病膜谁将宝篦刮,痒背恰得仙人抓。

长川奔浑走一气,巨镇截嶭上赤霄。

又如阴云载雷电,光怪迸漏不可包。

惊呼叹伏已不暇,焉敢有意急其高。

却疑欺我老困顿,故作大句来相鏖。

近罹罪辱舌虽在,每避嫌谤口已胶。

更遭掀搅岂不畏,欲取笔砚俱焚烧。

既承嘉命敢无报,将吐复茹移昏朝。

留连日日奉杯宴,殊无閒隙吟风骚。

看君岸帻卷大白,有似巨浸吸百潮。

宾从倾颓尚未厌,直恐溃烂肠与脬。

神迷耳热眼生缬,嚼尽宝墨狂酲消。

欢流乐极古所戒,不免厌旦潜遁逃。

还家数日却愁寂,梦中犹奉笑与嘲。

强为短篇答高谊,鄙事轧轧空自挠。

览之捧腹定绝倒,幸为投弃无传抄。

相思复拟往相会,予今岂复如系匏。

行看雪夜景清绝,更乘逸兴飞轻舠。

形式: 古风

迁居

前岁旅淮楚,去年还上都。

上都一岁内,前后七徙居。

岁暮被重谪,狼狈来中吴。

中吴未半岁,三次迁里闾。

京师重腾移,长物动数车。

江湖亦稍便,一舟乐有馀。

破坏新器皿,散亡旧图书。

家人颇倦烦,行路亦叹呼。

吾知人之生,天壤乃蘧庐。

其间暂寄寓,一世还须臾。

纵游极南北,所历足自娱。

犹恨苦濡滞,带动摧妻孥。

安得出八极,浩与元气俱。

仰首羡日月,晨夕苦奔趋。

二物本无情,亦为气所驱。

况我有血肉,又生名利区。

手足日不闲,在地无根株。

流宕固宜矣,何必厌道涂。

此身亦外物,安用伤羁孤。

庸人所见狭,但以乡井拘。

屑屑寸粒食,何异鸡在笯。

拟随犯斗槎,欲上浮海桴。

寄语怀安者,嗟嗟尔何愚。

形式: 古风

遣闷

隆冬雪跨月,度日关门庐。

乘昏气惨烈,悲风吹江湖。

白鹄翅翼伤,塌然困泥涂。

不入鸧鹒群,哀鸣忆云衢。

夕饥乏粒食,浩荡天地俱。

何时辟重阴,得见白日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