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名为《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中的第十三首。陈宝琛以“鹤声”为引子,表达了对岁月静好、平安长久的渴望与祝福。
首句“鹤声不到南台树”,以鹤声未至南台树,象征着某种美好或祥和的状态并未降临,营造了一种期待与向往的氛围。接着,“六岁君王试擘窠”一句,可能暗含了对某位君王或重要人物的敬仰与期待,通过试擘窠(尝试书写或创作)来表达对其才能与影响力的赞赏。
后两句“但愿平安能永保,老臣受赐已多多”,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希望天下太平,人民生活安定,同时也表达了作为老臣的满足感与感激之情。这里的“受赐已多多”既是对自身获得的荣誉与恩宠的谦虚表述,也是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衷心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的深切期盼以及对国家富强的热切祝愿,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