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帘(其二)四时怀古夏词

青云玉树南薰扇。京华地、别是潇湘图展。

茉莉芰荷香,拍满笙箫院。

雪藕盈盈歌袅处,早已带、秋声凄怨。堪叹。

把时光轻靠,冰山一片。

从古幻境如轮,问铜驼、应是多番曾见。

谁把笛吹凉,总是腔新换。

水枕风船空入梦,但极目、波流云远。消黯。

更华林蝉咽,系人肠断。

形式: 词牌: 真珠帘

翻译

青云之下玉树映照着南薰扇,京城之地展现出别样的潇湘画卷。
茉莉和菱荷的香气充满笙箫院落。
雪白的莲藕在歌声中摇曳,已带起秋日的哀怨旋律。
感叹时光轻轻流逝,如同一片冰山。
自古以来的梦幻仙境就像一轮明月,铜驼巷想必多次见证过这样的景象。
是谁吹奏出清凉的笛声,总是更换新的曲调。
水边的枕头和风中的船只只在梦中出现,遥望远方,只有波涛云海。
更添寂寥,华林间的蝉鸣声断人心肠。

注释

青云:形容地位高或理想远大。
南薰扇:南方的扇子,可能象征温暖或夏日风情。
京华:京都繁华之地。
潇湘图:描绘湖南潇湘一带的山水画。
雪藕:洁白的莲藕。
铜驼:古代长安城的地标,这里指代历史遗迹。
笛吹凉:清凉的笛声。
水枕风船:水边的梦境,可能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
华林:皇家园林。
蝉咽:蝉鸣声凄切。

鉴赏

这首宋词《真珠帘·其二》四时怀古夏词,以青云玉树和南薰扇为引,描绘了京城中独特的夏日景象,犹如一幅潇湘图卷。词中通过茉莉、芰荷的香气和笙箫声,营造出清雅而略带哀愁的氛围。"雪藕盈盈歌袅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女子曼妙的歌声与秋意的交融,透露出一丝凄怨之情。

接下来,词人感叹时光易逝,如同冰山般短暂,暗示人生如梦。他借铜驼的形象,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沉思,认为即使在古代,这样的梦幻景象也必定曾多次重现。笛声悠扬,却更换了新的曲调,引发无尽思绪。词人又借梦境中的水枕风船,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然而只能望见波流云远,令人感到黯然神伤。

最后,华林中的蝉鸣声越发悲切,仿佛在诉说着离愁,直击人心,让人哀婉欲绝。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将夏日景色与怀古之情巧妙融合,展现出词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其一)嘉熙元年七月,如浦城。二十三年,□永康界赵店宿,为喜雨作

浮萍踪迹。又作南东□□客。不奈秋阳。

一似朱明赫赫光。惊雷叱雨。料是阿香怜逆旅。

好个凉天。称我前程步步便。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二)丁未泊丈亭

夜帆初上。准拟今朝过越上。及到今朝。

却被西风挫一潮。丈亭一处。要得纵观赢得住。

行止皆天。谁道人生客路难。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惜分飞.吴氏馆寄内童氏

筑垒愁城书一纸。雁雁儿将不起。好去西风里。

到家分付眉颦底。落日阑干羞独倚。

十里江山万里。容易成憔悴。惟归来是归来是。

形式: 词牌: 惜分飞

渔家傲(其一)次前人

浪麦风微花雾扫。痕沙水浅溪桥小。

属玉双双飞杳杳。山宽绕。新晴绣得春分晓。

独立无言心事渺。曾将宇宙思量了。

世变何涯人已老。休烦恼。林泉况味终须好。

形式: 词牌: 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