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武肃王祠

仙李遗神器,群雄遂陆梁。

中原方鹿逐,维尔亦龙骧。

牛斗璇规合,山川紫气昌。

罗平啼恶鸟,天目出真王。

遂割三吴险,平临百越疆。

世家异勾践,立国半孙郎。

犀弩江潮寂,楼船海水扬。

大廷龙马至,双阙凤凰翔。

暇日椎牛酒,春风属羽觞。

新声娱父老,起舞杂班行。

五季恩荣备,三朝历数长。

何年委剑舄,此地俨冠裳。

俎豆虚崇祀,英灵忆故乡。

宝衣应去匣,石镜黯无光。

僚佐疑陪列,碑铭想道傍。

我来瞻庙貌,髣髴近宫墙。

苔没黄金座,巫登白玉堂。

清歌听缓缓,明月自苍苍。

已矣英雄略,悲哉樵牧场。

放怀思割据,俯仰几兴亡。

拜手依云路,陈辞荐柏浆。

寂寥宋陵寝,谁与奠烝尝。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吴越武肃王祠的景仰之情,通过丰富的历史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与敬仰。

首句“仙李遗神器”,以“仙李”比喻吴越武肃王的家族背景,暗示其非凡的出身和传承。接下来,“群雄遂陆梁”则描绘了历史上群雄并起的动荡局面,与武肃王的崛起形成对比。

“中原方鹿逐,维尔亦龙骧”运用鹿逐与龙骧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中原地区战乱纷飞,而武肃王则如同龙一般威猛,展现出他的勇猛与智慧。接着,“牛斗璇规合,山川紫气昌”描绘了武肃王的神采与威严,以及他所领导的军队如星辰般汇聚,气势磅礴。

“罗平啼恶鸟,天目出真王”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武肃王的出现,如同恶鸟被天目山的真王所震慑。接下来的几句“遂割三吴险,平临百越疆”描述了武肃王的军事才能,他不仅征服了险峻的三吴之地,还统一了辽阔的百越疆域。

“世家异勾践,立国半孙郎”将武肃王与春秋时期的勾践相提并论,强调了他的治国有方,如同孙郎一样建立了稳固的国家基础。随后的几句“犀弩江潮寂,楼船海水扬”描绘了武肃王军队的纪律严明与战斗力强大,如同犀牛的箭矢在江潮中静默,而楼船在海面上扬帆远航。

“大廷龙马至,双阙凤凰翔”进一步赞美武肃王的威仪与祥瑞,如同龙马降临,双阙上凤凰飞翔,象征着他的统治充满吉祥与和谐。接下来的几句“暇日椎牛酒,春风属羽觞”描绘了武肃王在闲暇时与百姓共享欢乐,春风中举杯畅饮的场景,体现了他的亲民与仁德。

“新声娱父老,起舞杂班行”则表现了武肃王的音乐才华与舞蹈技艺,能够使父老们欢笑,与官员们共舞,展现了他多才多艺的一面。最后,“五季恩荣备,三朝历数长”总结了武肃王在多个朝代都受到尊崇与荣耀,体现了他的历史地位与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对吴越武肃王祠的景仰,不仅赞美了武肃王的丰功伟绩,也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16)

钟渊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滇中歌与黄明府杂谈滇事作(其一)

滇江自古接中华,匹马南行历瘴沙。

高髻铜环带璎珞,由来蛮女尽如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滇中歌与黄明府杂谈滇事作(其二)

飞雁何曾过五溪,南方多半是生黎。

朝来倒挂缘溪舞,夜半猩猩上树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滇中歌与黄明府杂谈滇事作(其三)

沅江西去是滇池,风土依稀记往时。

铜鼓迎神歌一曲,居人多赛竹王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崇祯宫祠(其一)

朱邸初移玉殿开,至尊新自外台回。

单衣不用葡萄锦,敕进江南越布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