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容甫先生京江祠壁

千秋一脉绝学续,容甫先生三冬足。

包嬴越刘与姬徒,传道解惑授训读。

河汾讲学学殖存,弟子如林乃盈门。

瓣香俎豆祠不绝,乡之先生溯渊源。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颂扬了容甫先生在学术上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通过“千秋一脉绝学续”,诗人表达了容甫先生在学术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他的学问如同千年长河中的一脉,不断延续和发展。"容甫先生三冬足"则暗示了先生在学术道路上的勤奋与坚持,即使是在严寒的冬季,也未曾停止探索和学习的脚步。

接下来,“包嬴越刘与姬徒”一句,以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嬴、越、刘、姬为比,表明容甫先生的学问博大精深,能够与这些古代大师相提并论。"传道解惑授训读"则直接点明了容甫先生作为教师的角色,他不仅传授知识,更解答疑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学问。

"河汾讲学学殖存"提到河汾之地的讲学传统得以保存,这不仅是对容甫先生个人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其所代表的学术精神和教育理念的赞扬。"弟子如林乃盈门"形象地描绘了容甫先生门下弟子众多,求学之风盛行的景象。

最后,“瓣香俎豆祠不绝,乡之先生溯渊源”表达了对容甫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其学术思想和教育方法对后世的影响。祠堂中供奉着先生的牌位,香火不断,乡里的先生们追溯着容甫先生的学术渊源,继续发扬光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容甫先生学术成就和教育贡献的赞美,展现了其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教育精神的尊重与传承。

收录诗词(1)

胡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儒林汪先生校书金山精法楼京口士人祀之

吾乡有达人,矜式盛当世。

高名传儒林,雄姿轶文艺。

伟哉鲤庭承,美矣凤毛济。

讲幄县润州,经术备边笥。

嵽嵲金山峰,飞楼丹刻丽。

裘带时来游,手泽忆兹地。

仰止和从贤,渊源去日思。

画几临清波,雕笾荐芗糒。

神迎花塔前,位设锦函次。

风流江水长,雅道望不坠。

古者隆祀典,功德议勿替。

岘首一片碑,犹堕居民泪。

得权行所求,尸祝指近事。

无情徒张皇,山川讵维系。

畸杰悲遇穷,佔毕耻事细。

浪迹栖何常,没身感其类。

远闻称美谈,近切向往志。

微论豪素閒,聊与雪鸿寄。

形式: 古风

金缕曲.孟慈农部自都门书来为述宝晋书院生徒祀先公容甫先生栗主于金山精法楼谱金缕曲一阕寄呈

话别三年矣。恁迢迢、菊苗水长,鲤鱼风起。

日暮停云江东望,喜慰相思片纸。

更备述、先人遗事。

成佛生天非虚说,奉心香、一瓣南朝寺。

新俎豆,旧桃李。参禅留带同龛地。

算当年、坡仙去后,祗公能嗣。

风月江山传千古,应有英灵恋此。

转自愧、苏瑰无子。

卅载浮名先心死,痛粗官、难继楹书志。

今昔感,泪如水。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如此江山.丁酉九秋汪孟慈农部自都门书来为述宝晋讲院生徒祀先儒林容甫先生于金山精法楼谱如此江山寄呈

遥天盼断征鸿影,都门尺书才到。

示我新题,书君旧感,一吐先生怀抱。翻增懊恼。

恼隔岸江潮,莫寻孤棹。

具有先型,触来风木泪多少。

儒林已传不朽,佛龛今供养,天地同老。

宝瑟尘生,金炉香烬,举世凄凉同调。花飞水杳。

料天上修文,玉楼先召。一阁淩虚,数峰青未了。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三月朔日车驾至杭州驻跸之作

今春三度茁初蓂,恰值馀杭翠辇停。

展义省方钦祖烈,承欢祝嘏奉慈宁。

三朝休养繁滋息,万里提封在户庭。

览彼就瞻心实切,惭兹怀保德非馨。

人文旧地风犹朴,礼乐名邦教易型。

明圣湖重瞻圣藻,飞来峰已送来青。

昌昌艳裔差无负,濯濯林泉信有灵。

即渐风光临上巳,便当觞咏赏兰亭。

形式: 排律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