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高塞的《丙午中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夜景象。首句“碧天如水夜初凉”以比喻手法写出夜晚的清凉,天空如水般清澈,透露出初秋的宁静。接着,“三五蟾光满帝乡”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尤其是帝王居住的地方,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何处笙歌侵晓漏”暗示了远处传来笙歌的声音,打破了黎明的寂静,与“几家砧杵急秋霜”形成对比,砧声急促,仿佛秋霜降临,增添了季节的冷意。诗人通过音乐和劳作的声音,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热闹与寂寥并存。
“仙台深闭金茎露,月殿高悬桂子香”两句,将视线转向皇宫,月宫中的仙台和桂子香气,更显神秘与华贵,与人间的世俗生活形成对比。
最后,“独抱幽怀浑不寐,西风雁唳到虚堂”表达了诗人独自怀思,难以入眠的情境,西风中的雁鸣更是增添了孤寂之感。整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各种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