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的《次冯二瑞韵留别(其一)》。孙传庭以刚正不阿著称,此诗中流露出他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首联“迂僻殊多感,非耽一壑娱”,诗人表达了对世道人心的深切感慨,虽然身处偏远之地,内心却充满复杂的情感,不是单纯地沉迷于山水之乐。这里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颔联“衣冠犹蹻蹠,泉石亦穿窬”,通过对比,揭示了社会现象的两面性。一方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物质利益,如同在崎岖的道路上行走;另一方面,自然界的泉石却不受世俗束缚,自由自在。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自然纯净的向往。
颈联“声气分高士,肝肠托腐儒”,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社会人物的评价。他将“高士”与“腐儒”相对比,前者代表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独立的人格,后者则可能只是表面上装模作样,实际上却失去了真正的道德准则。这体现了诗人对人格品质的重视和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批判。
尾联“相期能不浅,吾世见唐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期待。他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共同创造一个类似于古代圣明时代(唐虞时期)的社会。这不仅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也是对当前社会现状的一种反思和呼吁。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孙传庭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世界的美好憧憬,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