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赠高年陈氏母子

陈氏春秋一百一,儿女年皆过七十。

一门慈孝更雍愉,四老真堪入画图。

长官申闻太守喜,召至阶庭加盛礼。

老莱綵服作儿啼,今视古人更过之。

老莱一身娱戏耳,况有三儿奉甘旨。

人言潭俗不古如,君看此事天下无。

一门高寿何由得,慈孝之人天所惜。

我愿湘民胥效之,从此九州皆寿域。

形式: 古风

翻译

陈家有一百一十岁的春秋史,家中的长辈都已超过七十岁。
全家充满慈爱和孝顺,氛围和谐愉快,四位老人的形象如同画中神仙。
地方官员上报了这件事,太守非常高兴,将他请到官府庭院,给予隆重的礼遇。
老莱子穿着彩色衣服模仿婴儿啼哭,如今看来,这在古人中也是罕见的。
老莱子自己只是自娱自乐,更何况还有三个儿子孝顺奉养。
人们常说潭州风俗不古朴,但你看这情形,天下恐怕找不到第二个。
一家人都长寿,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有慈孝的人,上天都会眷顾。
我希望湖南的百姓都能效仿他们,让全国都成为长寿之地。

注释

春秋:指岁月、历史。
儿女:这里泛指家庭成员。
慈孝:慈爱与孝顺。
雍愉:和睦愉快。
太守:古代地方高级官员。
阶庭:官府的庭院。
甘旨:美味的食物,代指孝顺的奉养。
潭俗:潭州的风俗习惯。
寿域:长寿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户陈姓人家的温馨景象,诗中主人公一家皆已年逾七十,却依然保持着浓厚的慈孝之情,家庭氛围和睦愉快,如同一幅和谐的画面。当地官员听说此事后,深感欣喜,将他们请到官府予以隆重的礼遇。诗人以老莱子彩衣娱亲的典故来赞美这对母子,指出他们的行为超越了古人,展现出淳朴的孝道。诗人认为,长沙地区的风俗虽然看似不古,但这家人的事迹实属罕见,是天下少有的。他希望湘地的百姓都能效仿他们,从而使得整个九州都成为长寿的乐土。此诗赞扬了家庭和睦、孝道为先的价值观,体现了宋代士大夫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倡导。

收录诗词(166)

真德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南宋后期理学家、大臣,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有《真文忠公集》都传世

  • 号:西山
  • 籍贯: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今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
  • 生卒年: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0日

相关古诗词

司理弟之官岳阳相别于定王台悽然有感为赋五诗以饯其行(其五)

先民不可见,怀哉金玉音。

士虽一命微,爱物宜存心。

矧兹圜扉内,白日变重阴。

求情箠楚下,冤哉讵能禁。

謼嘷漫弗省,鬼神为悲吟。

子往莅其职,朝夕惟钦钦。

谨刑勿留狱,斯语真良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司理弟之官岳阳相别于定王台悽然有感为赋五诗以饯其行(其三)

忆我将漕年,适如子今日。

于焉四闰馀,过眼风雨疾。

壮强岂足恃,进德当汲汲。

永怀古之人,闻道在四十。

我惭已过之,因循悼前失。

子盍猛自鞭,圣门本无柅。

形式: 古风

司理弟之官岳阳相别于定王台悽然有感为赋五诗以饯其行(其四)

心源本澄静,皎月悬晴空。

利欲一汩之,晶明变尘矇。

扰扰千蛲蛔,攒攒万铦锋。

昏冥弗自觉,乃与禽犊同。

一朝发深省,妙理仍昭融。

要须大敌勇,钩援临崇墉。

不见箪瓢人,四勿收殊功。

形式: 古风

司理弟之官岳阳相别于定王台悽然有感为赋五诗以饯其行(其一)

定王百尺台,长安万里目。

昔人思亲心,山川讵能局。

于焉共登临,使我增感触。

微霜陨陔兰,悲风撼庭木。

银山在何许,白云但空谷。

搔首重徘徊,冥冥江树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