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其十)

江山万里无黄耳,雨露三年忆紫荆。

日暮出门闻雁过,忍听云畔索群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离别的哀愁与思念之情。首句“江山万里无黄耳”,以“无黄耳”暗喻友人远行,仿佛连千里江山也无法传递友人的音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与失落。接着,“雨露三年忆紫荆”,以“雨露”象征时间的流逝,三年的时光如同细雨滋润,而“紫荆”则可能寓指友人或某种特定的回忆,表达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日暮出门闻雁过”,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诗人独自出门,听到大雁南飞的场景。雁阵南迁是秋天的标志,也常被用来比喻离别与思乡之情。这句诗通过雁鸣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忍听云畔索群声”,诗人不忍心听那云边传来的大雁呼唤同伴的声音,因为这声音让他更加感伤,无法承受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后的深深思念与哀愁,语言含蓄而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其十一)

一念无为付道耕,百邪还听敛心兵。

本原能与天同体,三代功名始可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其十二)

浩荡乾坤烂熳春,天将乐意付穷人。

迥无臭味堪誇世,纵有争心岂解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其十三)

乌石冈头白苧衣,几回醉伴夕阳归。

山中兄弟遥相忆,未必天心与我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其十四)

我与东风作主宾,忍教负却太平春。

一觞一咏酬佳景,也未输他世上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