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山

天平合在名山志,山下祠堂更有名。

何地定藏司马史,此胸谁负范公兵。

高屏落日云霞乱,杂树交花鸟雀争。

要上龙门发长啸,世人无耳著鸾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天平山》描绘了天平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首句“天平合在名山志”暗示天平山在名山之列,具有崇高的地位。接下来,“山下祠堂更有名”进一步强调山下的祠堂因历史人物而闻名,可能是纪念司马或范公这样的历史人物。

“何地定藏司马史,此胸谁负范公兵”通过设问,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探寻和对先贤精神的敬仰,暗示着山中可能隐藏着司马或范公的故事和遗物。诗人以自然景色烘托出历史的厚重感。

“高屏落日云霞乱,杂树交花鸟雀争”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平山的壮观景象,云霞缭绕,树木繁茂,鸟雀竞鸣,生机盎然。这一画面富有动态美,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活力。

最后两句“要上龙门发长啸,世人无耳著鸾声”表达了诗人想要登临高峰,放声长啸的豪情,寓意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然而,他感叹世人未能理解他的心境,暗示了知音难觅的孤独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融入了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出沈周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和张碧溪登宝峰韵二首(其一)

乐事春来要不空,直登峰顶路方穷。

青山始尔三人酒,白发泠然万里风。

城郭周遭江势转,莺花烂漫物华同。

太平无象今成象,好在诗篇杖屦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张碧溪登宝峰韵二首(其二)

新醅拍拍玉光浮,挈榼提壶判醉游。

高帽特寻芳树挂,清歌缓共晚云流。

频来信我何拘忌,大胜为官待告休。

日日乘春知未足,翠微还补菊花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三宿虎丘松巢

夕阳系缆有馀辉,入寺登登曲径微。

孤塔白云平鸟背,疏林黄叶映僧衣。

临池吊剑寒泉在,扪石寻题古刻稀。

便欲留诗补三过,眼花灯影不成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与沈工侍时旸登大潮山绝顶

侍郎不到十年馀,拉我松行喜并舆。

客子初疑穿虎豹,僧伽高住自钟鱼。

龙蛇起陆香山近,雕鹗摩天震泽虚。

把酒直从峰绝处,眼空错认是匡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