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满江红·其三》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宁调元所作,它以深沉的情感和壮阔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孤独无依的词人形象,以及对人生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独立苍茫,共千里、月明今夕",词人独自站立在广阔的天地间,面对明亮的月色,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氛围。"旧恨、新愁和絮,重重相积",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愁绪如同纷飞的柳絮般堆积,既有过去的遗憾,又有当下的忧虑。
"鸾鸟托身榛与枳,豺狼倚狈胶和漆",运用比喻,暗示自己身处险恶环境,如同鸾鸟栖息于荆棘丛中,豺狼与小人勾结如胶似漆。"枕长戈、夜起问青天,天何极",词人深夜持戈而起,仰望星空,表现出他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命运的追问。
"填沧海,精禽石。开蜀道,五丁力",借典故表达壮志未酬的豪情,即使有填海移山之志,也无法改变现实的艰难。"奈南风不竞,秋虫在壁",感叹南风无力对抗逆境,生活中的琐碎烦恼如同秋虫鸣叫,令人烦扰。
"人事浮云西没易,年华逝水东归亟",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人事如浮云般消散,岁月如流水般流逝。"数亲朋、故旧几何存,千难一",最后以亲友离散、世事艰难的感慨收束全词,表达了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深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词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