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

积雨欲侵旬,朝晡漫不分。

苍凉微露日,惨澹已生云。

地半成泥滓,天应厌垢氛。

时闻度鸧鸹,空外自为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连绵的雨快要持续满十天了,早晚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阴郁的天空中偶尔露出太阳,但很快就被乌云笼罩,显得凄凉而暗淡。
地面湿滑,几乎成了泥泞,仿佛上天也厌倦了污浊的空气。
不时能听到杜鹃鸟和鸹鸹鸟的叫声,它们在空中独自成群飞翔。

注释

积雨:连绵的雨。
旬:十天。
朝晡:早晚。
漫:模糊。
苍凉:凄凉。
微露:偶尔露出。
惨澹:暗淡。
地半:地面几乎。
泥滓:泥泞。
厌:厌倦。
垢氛:污浊的空气。
度鸧鸹:杜鹃鸟和鸹鸹鸟。
空外:空中。
为群:成群飞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的阴雨天气给自然界带来的影响。"积雨欲侵旬,朝晡漫不分"表明连绵的细雨让白昼与夜晚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时间感也随之消失。"苍凉微露日,惨澹已生云"则形象地描述了天空中阴霾的阳光和即将生成的新 云团,这些景象都显得十分萧索。

"地半成泥滓,天应厌垢氛"通过对土地变得湿滑泥泞,以及天气中的湿热感的描写,增强了阴雨天气的沉闷氛围。"时闻度鸧鸹,空外自为群"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偶尔传来鸟儿的鸣叫声,这些声音在空旷之中形成了一种孤独的和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作者对阴雨天气下大自然状态的深刻观察,以及这种氛围所激发的情感体验。诗中的意象丰富,情调低沉,给人一种时间静止、空间压抑的感觉,是对雨中世界的一种深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写。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其三)

谏省臣无状,龙鳞昔屡婴。

恩深忘位贱,义重觉生轻。

不正诛锄法,仍蒙奖叹荣。

百身何足报,天造固难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其二)

虹瑞流朱邸,童髦侍紫宸。

简心天与子,授位帝知人。

学古功时敏,钩深道日新。

宜然三百载,民物仰威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其一)

盛德师尧舜,英姿肖祖宗。

太阳光遍照,沧海量兼容。

鸿业知能继,齐民望可封。

如何未五载,已上鼎湖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虎牢关

天险限西东,难知造化功。

路邀三晋会,势压两河雄。

馀雪沾枯草,惊飙卷断蓬。

徒观争战处,今古索然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