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

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

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

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脩。

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万里之外的风带来了消息,我在清江边的楼上眺望。
云彩似乎连接着梁苑的道路,月亮映照着楚城的秋色。
身上的刺字已经模糊不清,回家的路还遥远漫长。
未来的路程将更加遥远,难道我的道路会在此停留?

注释

万里:形容极远的距离。
清江:清澈的江水。
楼:高楼。
云通:云彩仿佛通往。
梁苑路:古代宫殿园林梁苑的道路。
月带:月亮映衬着。
刺字:古代的刑罚,此处可能指身份印记。
漫灭:模糊不清。
归途:回家的路。
阻脩:艰难长远。
烟水:烟雾笼罩的水面,象征远方。
淹留:停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远离故土的游子之情,充满了对远方的眺望与思念。"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两句,以宏大的气势展开画面,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来自遥远地方的风,以及诗人在清澈的江水边所站立的高楼之上,向着故乡的方向凝望。

"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则描绘了景色,云雾缭绕的道路和被明月映照的楚城,都让人感觉到诗人对那边秋意浓厚的怀念。这里的"秋"字,不仅是季节之转,更承载着诗人的哀愁与思索。

"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脩"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舍和对归途的渴望。"刺字"可能指的是某种记号或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归途尚阻"则显示了诗人虽然渴望回家,但现实中却有着无法预期的困难。

最后两句"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对未来的期待。尽管前方的路途如同烟波浩瀚、迷雾重重,但诗人坚信自己的道路不会因此而停滞或是徘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志向,是一首融合了情怀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江村题壁

沙岸竹森森,维艄听越禽。

数家同老寿,一径自阴深。

喜客尝留橘,应官说采金。

倾壶真得地,爱日静霜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

春咏敢轻裁,衔辞入半杯。

已遭江映柳,更被雪藏梅。

寡和真徒尔,殷忧动即来。

从诗得何报,惟感二毛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自南山北归经分水岭

水急愁无地,山深故有云。

那通极目望,又作断肠分。

郑驿来虽及,燕台哭不闻。

犹馀遗意在,许刻镇南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

将军大旆埽狂童,诏选名贤赞武功。

暂逐虎牙临故绛,远含鸡舌过新丰。

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早勒勋庸燕石上,伫光纶綍汉廷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