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天寿山行》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描绘了在天寿山中行进的景象与感受。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行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石门凌旦启,驰路直且长”描绘了清晨时分,石门开启,一条笔直而漫长的山路展现在眼前,预示着一段新的旅程即将开始。接着,“青山白云合,四顾郁茫茫”则通过青山与白云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神秘莫测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深邃。
“蘋藻秀空涧,黍稷亦登场”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山涧,描绘了蘋藻在清澈的溪流中生长的景象,以及田间成熟的黍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农事的丰收。随后,“哲王敦孝理,陵邑事秋尝”则转向对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礼制的赞美,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尊重与向往。
“予本草野士,谬职参奉常”表明诗人虽出身草野,却有幸参与朝廷事务,表达了对自身身份转变的感慨。“敢云俎豆娴,亦已阅星霜”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礼仪知识的谦逊态度和岁月流转的深刻体会。
最后,“萦回度墟曲,宛转历岩冈”描绘了山路曲折蜿蜒,穿越岩石与山冈的艰难行进过程。“蒸岚侵我肌,零露沾衣裳”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行途中遇到的自然现象,如雾气弥漫、露水沾湿衣物,增加了旅途的艰辛与挑战感。
“沾裳讵足惜,鸿私难可忘”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不以为意,以及对帝王恩泽(鸿私)的深深感激与铭记。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山行的壮丽景色,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历史、身份变迁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