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彦博为宣仁圣烈皇太后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皇太后的哀悼与敬仰之情。诗中通过老臣的视角,描绘了皇太后去世后老臣的悲痛与不舍。
首句“老臣八十惭尸素,挂了貂冠归洛阳”,以老臣自述开篇,八十高龄的他因未能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而感到羞愧,于是卸下官职,返回故乡洛阳。这既体现了老臣的谦逊与自省,也暗示了皇太后离世后,老臣失去了精神支柱。
接着,“芝诏荐临优眷注,蒲轮促起预平章”两句,描述了皇太后生前受到的尊崇与礼遇。芝诏象征着皇帝的特别恩赐,优眷注则表明她受到了特别的关怀和照顾。蒲轮,古代迎接贤士的车轮,这里用来形容皇太后被朝廷重视,被邀请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这两句展现了皇太后在位时的荣耀与影响力。
“重辞禁幄犹如昨,今迓灵舆益自伤”则转而描写皇太后逝世的情景。老臣仿佛昨日还与皇太后共商国事,如今却只能迎接她的灵柩,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老臣深感悲伤与不舍。
最后,“勉策衰羸来巩固,临风洒泪厚陵傍”表达了老臣在哀悼之余,仍尽力保持坚强,来到皇太后陵墓旁,面对自然之风,泪水不禁滑落。这一幕既展现了老臣对皇太后的深情厚谊,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老臣的个人经历与感受,深刻地表达了对皇太后的哀悼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室成员的尊重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