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从槐市过来凉,丝竹金英尚在堂。
惟有慈湖亲听得,近来吾党亦专芳。
如何钻仰徒劳苦,要说精粗与短长。
神气风霆俱是教,四时代谢尽彰彰。
这首诗展现了古人在闲暇之际的艺术享受与哲学思考。开篇“风从槐市过来凉”,即刻画出一个清凉宜人的夏日景象,槐花香风轻拂过来,给人以清新之感。紧接着“丝竹金英尚在堂”,则描绘了一幅室内雅集的画面,丝竹(古代弦乐器之一)与金英(可能指金制的琴或其他物件)共同营造出一种高雅静谧的氛围。
诗人随后提及“惟有慈湖亲听得”,这里的“慈湖”可能是某地名,亦或是虚指,表明只有在这片宁静之所才能真正感受到艺术的魅力。紧接着“近来吾党亦专芳”,则暗示诗人所属的社团、集会等也开始重视这种高雅的艺术享受。
下片则转向深刻,“如何钻仰徒劳苦,要说精粗与短长”表达了对艺术鉴赏的一种思考,探讨到艺术之美在于其精妙与简洁,不应陷入过度雕琢或冗长。诗人认为真正的艺术价值不在于形式上的繁复,而是在于内涵的深刻与情感的真挚。
最后,“神气风霆俱是教,四时代谢尽彰彰”则进一步探讨艺术之魂——“神气”,它如同自然界中不可预测的风霆一般,是所有教育、指引的根本。诗人还提到历代都有这样的艺术智慧传承,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扬。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描绘了一个优雅的夏日场景,更深入探讨了对艺术鉴赏与创作的理解,以及对艺术永恒价值的追求。
不详
多谢天工意已勤,四时换样示吾人。
碧桃丹杏分明了,绿艾红榴次第陈。
秋雁声中休卤莽,雪梅枝上莫因循。
机关踏著元非彼,正是吾家固有身。
个里包坤更括乾,精神微动便纷然。
桃红柳绿春无迹,鱼跃鸢飞妙不传。
菱浪岂缘风衮衮,荷珠不为露涓涓。
分明是了何言否,此事难容郑氏笺。
元吉三更非鼓声,慈湖一夜听鹅鸣。
是同是异难声说,何虑何思自混成。
炉炭几番来暖热,天窗一点吐圆明。
起来又睹无穷景,水槛澄光万里清。
洪范论时常,心官职雨旸。
分龙何效竭,负扆久忧伤。
禾稿几于白,苗苏尚可苍。
焦劳殊未已,诏旨欲盈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