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明卿(其五)

长吏应怜道路傍,三年参佐有辉光。

纵书下考关何事,不必诗名入荐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吴明卿(其五)》中的一节,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勉励之情。

“长吏应怜道路傍”,开篇即以“长吏”称呼对方,显示出对友人身份的尊重。同时,“道路傍”暗示了友人在旅途中的辛劳与不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生活的关切和同情。

“三年参佐有辉光”,赞扬了友人在过去三年中担任参佐职务时的出色表现,用“辉光”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友人的成就与荣耀,流露出诗人对友人才华与贡献的肯定与自豪。

“纵书下考关何事”,这一句转而探讨了关于友人仕途的担忧。诗人提出即使友人的考核结果不佳,也不必过于在意,体现了对友人未来发展的乐观态度和对友情的深厚信任。

“不必诗名入荐章”,最后两句则进一步鼓励友人不必过分追求文名或诗名,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实际的工作能力和对社会的贡献。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是诗人自己人生观的体现,强调了务实与贡献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寄吴明卿(其六)

楚娃双侍玉为颜,劝酒能歌雉子斑。

醉杀休论官不调,古来迁客几人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寄吴明卿(其七)

睢阳小吏困逢迎,醉后参差故态生。

莫倚甘泉曾献赋,君今久已罢承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寄吴明卿(其八)

来自庐山五老峰,梁园宾客更相从。

已知无意二千石,出处何如邴曼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寄吴明卿(其九)

短发风尘老更繁,青云何日见飞翻。

由来逐客人回避,遮莫词垣与谏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