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璧月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薄幸声名总是愁。

尘暗鹔鹴裘。针线曾劳玉指柔。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空为梅花白了头。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尤]韵

翻译

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小红楼上。传来的箫声让我把往事回想。寒霜冷透栏杆,天空像河水一样清凉,想起扬州,那薄情的声名总是让我愁伤。
灰尘蒙盖了雁羽做的衣裳,缝制它曾让你玉指多日繁忙。三十年过去犹如大梦一场,风流早成昔日往事,而今只能空对梅花叹息,眼下我已白发苍苍!

注释

璧月:形容月的皎洁明亮如同圆形玉璧。
鹔鸘:水鸟名,雁的一种,长颈,其羽毛可制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孤寂的氛围,通过对月夜、红楼、箫声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现实中的孤独感受。"璧月小红楼"一句以美好的景致开篇,随即"听得吹箫忆旧游"显示出诗人通过音乐回忆过去的经历,这种情感的流露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这句则描绘了一个寒冷而又清澈的夜晚场景,以扬州这个地方名词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接着"薄倖声名总是愁"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那种轻浮的虚名总伴随着忧愁。

"尘暗鹔鹴裘"一句通过对衣物的形容,传递出一种生活的单调和萧索。"针线曾劳玉指柔"则是对过去细腻手工劳作的一种回忆,这种温馨的手感与现在的情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空为梅花白了头"则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青春不再的无奈感慨。一场梦过后,三十年的光阴已逝,而自己也因年华的消磨而变得如同梅花般洁白,却又徒增了一份苍老。这里的"休休"也是对过去无法挽留的无力感的一种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怀和深沉的哲思,是一篇集美景与哀愁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20)

孙惟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岁。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苏、杭最久。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间,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长身缦袍,气度疏旷,见者疑为侠客异人。每倚声度曲,散发横笛;或奋袖起舞,悲歌慷慨。终老江湖间。淳祐三年客死钱塘,年六十五。有《 花翁词 》一卷,已佚。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有辑本

  • 号:花翁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79年~1243年

相关古诗词

昼锦堂

薄袖禁寒。轻妆媚晚,落梅庭院春妍。

映户盈盈,回倩笑整花钿。

柳裁云剪腰支小,凤蟠鸦耸髻鬟偏。

东风里,香步翠摇,蓝桥那日因缘。婵娟。

留慧盼,浑当了、匆匆密爱深怜。

梦过阑干,犹认冷月秋千。

杏梢空闹相思眼,燕翎难系断肠笺。

银屏下,争信有人,真个病也天天。

形式: 词牌: 昼锦堂

烛影摇红

一朵鞓红,宝钗压髻东风溜。

年时也是牡丹时,相见花边酒。初试夹纱半袖。

与花枝、盈盈斗秀。对花临景,为景牵情,因花感旧。

题叶无凭,曲沟流水空回首。

梦云不入小山屏,真个欢难偶。别后知他安否。

软红街、清明还又。絮飞春尽,天远书沈,日长人瘦。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望远行.元夕

又还到元宵台榭。记轻衫短帽,酒朋诗社。

烂漫向、罗绮丛中,驰骋风流俊雅。

转头是、三十年话。量减才悭,自觉是、欢情衰谢。

但一点难忘,酒痕香帕。

如今雪鬓霜髭,嬉游不忺深夜。怕相逢、风前月下。

形式: 词牌: 望远行

清平乐

秋娘窗户。梦入阳台雨。小别殷勤留不住。

恨满飞花落絮。一天晓月檐西。马嘶风拂罗衣。

分付许多风致,送人行下楼儿。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