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对友人周玉绳寄来的书信的回应。诗中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书来字字见襟期,尚忆藜灯共署时”,诗人通过收到友人的书信,感受到对方的真挚情感,回忆起与友人在昏黄的藜灯下共同工作的温馨时光。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体现了深厚的友谊。
颔联“敢向宦情论寂寞,所怜踪迹有参差”,诗人坦诚地表示自己不敢将官场的孤独与寂寞与友人讨论,因为这可能给友人带来不必要的担忧或困扰。同时,他怜惜彼此的行踪不同,暗示了两人生活轨迹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距离感。
颈联“秋风落木愁俱远,水国听鸿梦每迟”,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落叶随风飘零,象征着人生的离散与无常。诗人与友人相隔遥远,只能在梦中听到鸿雁的叫声,表达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相聚的渴望。
尾联“见说出山心自懒,烟霞痼疾赖君医”,诗人直言自己虽有归隐山林的心愿,却因懒惰而难以实现,希望友人能像良医一样,帮助自己克服内心的障碍,实现心中的愿望。这里既有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友情的深深依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对现实困境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语言质朴而深情,富有感染力。